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荆州市“两会”筹备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薛家林先生;
荆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赵艾青先生。
首先,请薛家林先生介绍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筹备情况。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薛家林: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于1月7日至10日在荆州隆重召开。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动员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发展力量、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促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大会秘书处委托,下面,我简要通报一下本次大会的有关情况和相关安排。
(一)关于大会的议程
本次大会建议议程共有9项:
一是听取和审议荆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审查和批准关于荆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5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是审查和批准关于荆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5年预算;
四是听取和审议荆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五是听取和审议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六是听取和审议荆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七是选举;
八是通过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九是其他事项。
(二)关于大会的日程安排
大会将于1月6日报到,1月7日上午开幕,1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三天半。大会期间,拟安排4次全体会议、5次主席团会议、4次各代表团会议。与会代表按选举单位共组成9个代表团。
为开好这次会议,成立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大会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大会秘书处下设秘书组、组织组、材料组、宣传组、议案建议组、计划预算审查组、信访组、后勤保卫组、会风会纪监督组等9个工作专班。目前,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我们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主持人:
请赵艾青主任介绍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的筹备情况。
荆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赵艾青: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政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受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秘书处委托,我简要通报本次政协会议的总体安排。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筹备工作在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领导下进行,分组织组、秘书组、会务组、提案组、委员服务组、后勤行政组6个工作组。现在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
会议将于1月6日上午9时在凯乐会议中心开幕,9日上午闭幕,会期3天半。来自30个界别的488名市政协委员将出席会议,驻荆省政协委员、历届市政协领导、中省驻荆单位和市直部委办局及群团部门负责人,异地荆州商会和驻荆外省商会会长、代表列席会议。会议主要议程是:学习和讨论中共荆州市委书记吴锦同志讲话;听取和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报告;审议通过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审议通过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审议通过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六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人事事项。会议期间,将安排3次全体会议、3次小组会议和1次界别联组会议。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示意。
记者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请问薛主任,市六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过去一年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薛家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实践,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全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2件,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24件,开展执法检查5项、专题询问1项,组织视察调研35次,作出决议决定9件,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7人次。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中的重点和特色亮点工作。
特色之一是地方立法质效并进。首次一年内出台两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在服务流域综合治理中拓展协同立法实践。制定《荆州市沮漳河流域保护条例》,为推动沮漳河“一河共治”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开创了针对我省16个二级流域片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先河。另一方面,在积极回应民意中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制定《荆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在法治轨道上破解养犬引发的城市公共管理难题。
特色之二是监督刚性持续增强。聚焦推动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首次采用“现场询问+集中询问”的形式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询问,产生较好社会效果。组织对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8个政府工作部门及其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议,有力推动了政府工作部门及其负责人依法履职。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监督与立法、决定、代表工作及议案建议办理贯通融合,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特色之三是代表工作更富成效。围绕“聚力清渠洁岸·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主题,市委书记吴锦等市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所在代表小组活动;聚焦“清渠洁岸”,全力推进净源、清流、洁岸、绿产、优居五大行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编入693个代表小组,走进798个代表“家站”开展代表行动1596场,发现问题1663个,提出意见建议1630条,解决问题1128个;探索票决制与议政会、共同缔造、代表行动的深度融合,形成“票决制+”的全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人大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的带头作用。
过去一年,我们还喜迎了一件大事,就是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我们隆重举行了荆州市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大会,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举办征文、书画作品展等系列庆祝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深入人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荆州焕发蓬勃生机。
谢谢!
记者2:
请问赵主任,在您看来,过去一年里,市政协工作有哪些特点?谢谢。
荆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赵艾青: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在中共荆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协荆州市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扎实推进全市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一年来的工作特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共识。聚焦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等,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40余次,举行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学习7次,举办报告会、专题培训5次。出台《关于设立荆州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的实施方案》,将151名中共党员委员按所属专委会全部纳入8个功能型党支部,进一步完善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五位一体”党组织体系。印发《荆州市政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问题检视,排查廉政风险点27个,制定、落实整改措施31条。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市政协履职活动126场、421人次。
二是围绕中心大局,深入协商参政议政聚力量。围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农业品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形成高质量《建议案》。围绕“大力推进活化古城,赋能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建设”,组织委员赴四川阆中学习考察、携手有关方面专家考察古城墙生态环境保护,提交《关于阆中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的考察报告》《关于进一步优化荆州古城墙植物生态环境的建议》。举办宜荆荆都市圈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推动形成“协力推进‘八同’,鼎立建功‘先行’”《荆州共识》。开展“深入推进‘323’攻坚行动,着力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圆满完成市委中心任务。
三是紧扣加强改进,促进专门协商机构提质效。全年举办各类协商活动79场次,1761人次参加、227人次发言,形成建言材料80余篇。持续擦亮“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品牌。围绕全省政协共性指导议题开展活动183次,组织委员“双服务”主题活动425次。建成“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示范点11个,2685名三级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开展行动334场次,4个活动案例入选《省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典型案例》,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49件。组织委员参加人大立法协商座谈会,就《荆州市沮漳河保护条例》《荆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提出意见建议。新建成界别委员活动室21个、委员工作室16个。聘请35名委员特约信息员,向省政协、市委报送社情民意信息76篇。
四是建好两支队伍,着力提升能力水平强担当。细化实化专委会“八个一”工作要求,重建“政协委员之家”。建立健全老同志和年轻干部结对帮带机制,锻造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举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讲委员履职故事,展委员为民风采”活动,10名委员以一流业绩、感人事迹展现用心履职、用情尽责的生动画卷,在全市政协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彰显“榜样示范、典型引路”作用。组织委员参加与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委员走进人民法院、视察国防动员工作等系列活动。按照“同题共商、同难共解、同卷共答”要求,向省政协提交调研报告、书面发言材料14篇,全年接待外地政协来荆考察30余批次。在《人民政协报》《政策》《湖北政协》等发文150余篇,发文篇数、质量均居全省市州政协第一方阵。
谢谢大家!
记者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请问薛主任,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去年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实践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新的成效?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薛家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扩面提质为抓手,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人大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着力打造荆州人大工作品牌,努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见成效。
一是提升了一批实践站,就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扩面提质。在已经建成3个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的基础上,指导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设由点及面、扩面提质。全市各级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已扩充至41家,开展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视察、执法监督、“清渠洁岸”等活动2897人次,收集立法建议207条。
二是打造了一系列特色牌,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经验。通过上下联动,全市一盘棋推进,形成了一批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实践的鲜活经验,打造了荆州区“议事堂屋”,沙市区“代表·局长·群众”面对面,江陵县社区“微治理”,松滋市“五民”工作法,公安县“小板凳会”,石首市“民生一点通”,监利市“五微行动”,洪湖市“屋场会”等一系列工作品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荆州实践。
三是建成了一个展示厅,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实践展示厅。我们全面梳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年来荆州人大的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分6个板块生动呈现荆州人大70年的峥嵘岁月和历史印记,形成了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荆州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宣传窗口。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给予充分肯定。《中国人大》杂志社聚焦荆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做法,宣传推介了荆州经验。
谢谢!
记者4:
请问赵主任,开好今年的市“两会”,对于做好今年政协工作有哪些意义?谢谢。
荆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赵艾青: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两会之期在于民。开好今年的市“两会”,对于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这次会议将把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强化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二是这次会议将紧紧围绕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协商讨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三是这次会议将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认真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协工作,推动全市政协工作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市政协系统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十个坚持”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紧紧围绕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统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