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速递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8-06-25 15:58

来源: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大小: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

荆政发〔2018〕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确保到2022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平稳接续,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38吨标准煤以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1%,新经济增加值占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0%,高新技术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推动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

优化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库,每年争取融资不低于150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在全省份额达10%以上。加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省预算内资金项目争取,在湘鄂两省洞庭湖水污染综合治理投资总规模中,力争荆州占比达30%。实施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退垸还湖、退田还湖,在洪湖、长湖等开展水生态补偿试点,将四湖流域打造成长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示范区。探索设立长江大保护与城镇发展基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长江大保护相关项目。对标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国家标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抓好人口密集区和化工园区外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有序推进长江沿线化工企业整治。强化源头管控,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绩考办、市政府金融办等,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管委会)

二、做强“一区多园”工业平台

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上市公司、百亿企业、隐形冠军,支持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力争5年内每年增加1家上市公司,3年内培育3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00家工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充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储备库,围绕产业链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新动能项目,力争每年新开工投资过5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15个,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5个。

加快推动现有工业改造升级,每年实施技改企业不少于350家,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90%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40%以上。加速工业互联网建设,组织中小企业开展“千企上云”工程,到2022年,力争进入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分别达到40家、35家、5家,智能制造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10家以上,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220家,全国贯标企业达到5家,半数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3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家。

大力发展战略新型产业,力争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8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0%。以凯乐量子通信为依托,打造千亿产值的信息安全通信产品总部制造基地;加强零部件与整车企业之间的配套衔接,逐步实现与整车企业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供货,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突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突破性发展雷达产业,启动申报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

建立支持工业快速发展政策体系,高标准编制《荆州制造2025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千企千亿”技改行动方案和奖补政策,督促县(市、区)安排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技改项目地方新增财力连续3年全部奖补给企业。对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和退城进园企业给予激励性支持。对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和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的企业,及承担国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和智能制造专项的企业由受益地财政给予专项补助。研究出台荆州市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等专项政策。(牵头单位:市经信委;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市政府采购办等,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荆州高新区管委会)

三、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扎实推进“421工程”。以国家级荆州高新区示范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深化产学研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中国绿谷”。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到2020年实现全市适宜区域全覆盖。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做大做强“荆楚味道”农业公共品牌,每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三乡”工程,支持监利、洪湖、公安创建省级农业高新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住建委、市文旅委等,各县(市、区)政府,荆州高新区管委会)

四、突破性抓好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实施“互联网+服务业”行动,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十大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松滋市、荆州区等省级旅游示范区建设和纪南文旅区34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古城5A景区。上线运行智慧旅游和数字博物馆。实施文化小康三年行动,加快建设沙市洋码头文创园。培育网货优品600个和荆楚优品200个,发展优质网货供应商500家,打造高水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6个,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6000名。实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分区域、分品种建设6个具有地方标准的产地集配中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文旅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文新广局等,各县(市、区)政府,纪南文旅区管委会)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简政放权,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2018年实现市县乡村“一张网”全覆盖,9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成效第三方评估市直部门全覆盖。开展“减证归零”专项行动,分批取消与群众办事紧密相关的各类不合理证明材料。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行业领域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承诺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在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实施备忘录制度。(牵头单位:市编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政务电子办、市政府法制办、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管局、市安监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办等,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管委会)

六、重塑百年商埠开放优势

制定荆州市对外开放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厚植大开放具体作战图。将荆州港对外开放作为重点,发布实施《荆州港总体规划(2016—2030)》。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延伸口岸功能,加快打造粮食、肉类、木材等特色专业口岸。深化与省交投合作对接,加快建设荆州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发挥年检大楼作用。加大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园建设力度,加快盐卡港升级改造,将盐卡港打造成内陆地区更具辐射效应的长江沿线港口示范点。深入研究自由贸易区运行相关体制机制,复制推广湖北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货物通关准备、货物提留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建立健全岸线资源管理机制。探索荆汉欧班列建设和运营。设立市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对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外贸出口企业、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和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奖励。申报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纺织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口岸办、市编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各县(市、区)政府)

七、构筑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

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打造“两纵三横”的客货铁路网、“六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构建“一民九通”的航空布局、“一港十区”的沿长江港口布局,谋划形成16座长江通道,达到“铁、水、公、空、管”五大交通平台高效联运的基本条件。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2018—2020年完成交通投资500亿元以上。依托蒙华铁路、荆州机场、长江大桥等交通资源,加快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建设,高标准完成现代物流产业规划,专题谋划全市临港、临空、铁路、公路物流产业,提升临空、临铁、临港产业园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立体物流体系,打造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通道。(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口岸办、市机场办、市铁路办、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各县(市、区)政府)

八、盘活土地存量优化供给保障

产学研型企业用地中,属于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与检测的项目,按科教用途申报用地。新型能源产业新增建设用地征地报批纳入重点项目管理,通过绿色通道报批,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推进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和核销管理,建立市域范围内补充耕地指标统筹调剂机制。土地储备机构有偿收回企业环保搬迁、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退出的土地,按规定支付给企业的土地补偿费,可用于支持企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和转型发展。(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设立覆盖所有产业园区、门类齐全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集群。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业、节能环保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融资比重。设立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准备金,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将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纳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快组建市级融资担保集团,积极融入省级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优化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力度。对新设和引进金融机构、企业上市(挂牌)、企业债券融资、金融业务重大创新等给予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内外股票市场、新三板等开展直接融资,并按照省、市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规定争取或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人行荆州市中支支行、银监会荆州监管分局等,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管委会)

十、加大人才保障力度

5年内引进“千人计划”、中科院和省“百人计划”及全日制博士、硕士等人才1000人以上,重点引进(培养)国内外领军人才50名、省级领军人才200名、市级领军人才1000名、青年创业英才3000名以上。继续实施“我选湖北?凤鸣荆州”计划,设立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在荆就业创业服务企业5年内实习实训超过8万人,就业创业超过5万人。择优选取5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2万元—20万元资金扶持。开展人才助力“一区多园”企业发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待遇保障,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工商联等,各县(市、区)政府)

成立荆州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把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加强督办检查。各地要相应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及时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018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