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三五"回首

“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发布时间:2021-03-12 11:08

来源: 荆州新闻网编辑

字体大小: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荆州市“辉煌十三五绘就新画卷”系列新闻发布会。近年来,荆州市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今天我们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钱本立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清同志、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金平同志,分别介绍荆州市“十三五”期间政务服务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方面的发展成果。首先,请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钱本立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钱本立: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十三五”时期,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企业群众的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群众的感受为第一感受,聚焦办事的堵点难点,对标对表,靶向发力,擦亮荆州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

一、群众办事实现了线下办向线上办的转变。以“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为目标,扩大湖北政务服务网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事项可网办率达99%。全省21次综合考核,荆州17次位列第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被省政府评为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项目。

一是实行“一网通办”。实行行政权力清单化管理,38个市级部门共梳理权力清单4171项,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搭建“一网覆盖、五级联通”网上办事平台,横向覆盖所有市直部门,纵向贯通县、镇、村。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编制,共梳理市县两级事项13799项,发布镇村两级事项188500项。在疫情期间,全面推行一般事项网上办、疑难事项电话办、证照送达邮寄办、特殊情况预约办的“四办”服务,并开辟湖北政务服务网荆州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查询服务。二是深化“一窗受理”。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划分社会民生事务、商事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9类专区,其中社会民生事务“一窗”进驻11个部门377个事项。推行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刻章、免费图审、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三是推行“一事联办”。以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导向,通过办理流程“拆、联、并、减、合”,推行关联事项套餐式服务。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开通“我要开劳务派遣公司”“我要开超市”“我要开药店”“我要开网吧”等10个主题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减26%,申请材料平均压减10%。在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试点“新生儿落户”主题事项,实现六证联办,受到群众点赞。四是实施“跨省通办”。监利市在全省率先与湖南岳阳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市本级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梳理群众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清单,将首批58个高频事项纳入通办范围,以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形式,方便群众异地办事。

二、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推动数据治理,强化数据赋能,积极抢抓新机遇、对标新要求、开发新技术,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目前已整合设立了市大数据中心,统筹管理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累计投入资金约1.5亿元,完成所有市直部门175个应用系统上云,迁入率85%。

一是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加大资金保障,共投入3亿元建设信息化项目58个,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对荆州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目前已将荆州市政务大数据能力平台、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知预警应用管理系统、智慧公安交通指挥系统4个项目作为新基建项目进行了申报,预算投资金额近1.9亿元。二是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建设“荆楚云”数据中心,强化数据信息统一存储、开发、维运。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和电子证照库,接入市直单位43家,实现了8个县市区全覆盖,发布共享目录1317个,归集共享数据约9亿条,入库电子证照约75万本。开展数据共享查询服务,实现了对省级电子证照数据的访问,提供17项数据查询服务,涉及50个目录2亿条数据。三是积极开展智能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全市共认领监管事项7403项,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检查实施清单完备率均已达到100%。汇聚行政检查数据9.8万条、行政处罚数据3694条,涉及监管对象32.78万个。

三、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从有形市场向电子化平台为主的升级。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程序,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实行网上不见面开评标等多项降费减负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开标时间从原来1个小时缩短至10分钟,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项目全部进场,交易全程留痕。

一是升级平台功能。开发政府采购电子交易系统和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在线办理。启用线上开标大厅系统,实行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全程电子化,并达到CA数字证书“全省互认、全程通用”的要求,实现全程不见面开评标、全程电子监管和远程异地评标,完善市内“1+6”、省内“1+3”异地评标协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评标服务水平。二是优化受理服务。实行容缺审查,特事特办,对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疫情防控相关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着力降低企业负担,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减免平台服务费30%,对工业项目免收平台服务费。对重大项目安排专人跟进,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确保项目如期开标、快速推进。三是严格规范管理。严格规范项目交易,实行二级审核机制,执行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制度,严禁设置针对中小企业的差别性评审条件。建立评标专家动态管理机制,实行量化记分和年度综合评价,同时进行项目评分公示、专家严重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三五”的征程已经圆满收官,“十四五”的号角已经铿锵吹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将发扬“三牛”精神,接续奋斗,再接再厉,为荆州“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绘就新画卷”营造一流政务环境。谢谢!

主持人:

感谢钱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清介绍工作情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清: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市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相关部门始终“刀刃内向”,勇于“自我革命”,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改革、“多证合一”改革、“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改革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放宽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了准入门槛,极大地推进了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激发了社会创业热情和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下面我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一是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2015年,我市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2016年又整合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了“五证合一”,2017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二十四证合一”,为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探索了有益经验。目前已实现“三十八证合一”,大大简化了准入手续,降低了创业成本,让企业省事、省时、省钱。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40余万份。二是全面实施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额、股东首付出资比例和限额等,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除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外,公司登记不需提交验资报告,降低准入门槛。企业数量由2014年初的3.3万户增加到今年的7.2万户,新登记企业数相当于改革前8年的总和。仅验资费一项,全市共为企业减少创业成本1.8亿元以上。三是持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多次对审批事项进行调整,缩减85%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并将213项后置审批压减为200项,有效解决了群众因前置审批难而无法办照的问题,市场主体总量稳步提升。目前,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136户,每万人市场主体483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持续深化市场退出改革。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施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取消注销公告登报和清算组备案流程,减少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材料,降低了市场退出成本,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2020年,将企业注销服务纳入“一网通办”系统,对企业注销流程、材料规范、条件时限等实行清单式指引,实现提交材料精简40%以上,办理时间压缩6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已为3528户企业办理了简易注销登记。五是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2018年,在荆州开发区试点推广上海市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中的103项改革举措,其中直接取消审批6项,由审批改为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3项,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7项,优化审批33项。同年11月,在全市范围内对第一批全国推开的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精简环节、简化材料、降低成本。2020年,推行全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530个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实行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分类管理。截至目前,全市“证照分离”事项数据下载率达到97.61%。实现“照后减证”和“准入”、“准营”同步提速,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

二、持续优化登记服务。一是开展名称和住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开放市县两级企业名称库,允许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名称自主查询、自主申报。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材料,允许居民住房用作安全、环保、不扰民的行业住所进行登记,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2020年8月起,全市实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除规定不得申报的六种情形外,可通过填报承诺书的方式进行登记,无需提供经营场所证明,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截至目前,已通过住所申报承诺制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17702件,进一步释放场地资源,降低创业成本。二是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充分利用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实现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网上办”。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自助服务区,安排专人全程指导网上填报,对各类登记业务全面实现“网上办理”。对在窗口提交设立登记申请材料的,通过帮办、导办形式引导进行线上办理,实现了登记服务由“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登记2.2万件。三是推行同城通办登记。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同城通办,允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四类市场主体不受管辖区域限制,就近到同一县域范围内各工商窗口办理登记事务,提高服务效能,截至2020年底,全市通过同城通办办理执照1046份。四是实行企业开办“5210”标准服务。即对企业开办涉及的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社保登记等5个事项,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出件”,2个环节1天内办结,并免费赠送行政、法人私章、财务、发票等四枚公章。推行“5210”以来,我市企业开办全流程审批环节从5个减少到1个,提交资料从33份减到6份,审批时限从5个工作日减少到1个工作日。通过采取免费刻制公章、免费寄递证照、免费提供资料等服务举措,为企业减免费用近500万元。

三、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实行“双告知一承诺”制度。将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改为年度报告,通过上门提醒、群发短信等方式督促市场主体履行年报公示义务。推行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双告知一承诺”制度,由登记机关向申请人告知应办理的后置审批事项及审批部门,并将信息推送相关审批部门;同时,企业法定代表人提交“诚信承诺”,既提高了办照效率,又加强了协同监管。二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市场主体公示信息抽查清单,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市县分级的执法人员名单库,出台抽查工作细则,形成“一单两库一细则”,随机抽取执法人员和被检市场主体,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归并抽查事项,减少抽查频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0年,全市实际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任务数403个,占全年双随机抽查总任务数663个的61%,大大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联合惩戒。推广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将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通过“一张网”全部公示。建立39个部门组成的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应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促进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到企业名下,实现“全量归集、一码关联”。目前,协同监管平台已有226个各级政府部门归集数据,已推送许可、处罚、抽查、监管等信息12.6万条。同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将未履行公示义务或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向社会公示,实行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31043户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4492户。失信企业在授予荣誉称号、银行贷款、招投标等方面受到限制,“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用监管格局已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更大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服务发展和监管执法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实现荆州“十四五”良好开局和“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绘就新画卷”而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金平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金平:

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巩固改革成效,提升发展质量,畅通开放渠道,精准服务企业,全市改革开放工作呈现发展迅速、稳中提质、模式创新、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25亿元,年均增长10.85%,其中,外贸出口总额达447亿元,年均增长10.6%,新增外贸进出口备案企业489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由197家增长到246家。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到5家,同比增长150%。过5千万美元企业达到9家,同比增长200%。过千万美元企业达到36家,同比增长210%。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由“十二五”末的145个增加到182个。一是出口结构更加优化。出口产业进一步丰富,加工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得到较快发展,交易总量显著增加。在巩固我市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农产品、纺织品等主要产业的同时,新增了光电、生物医药、医疗设备、文创产品、动漫玩具等新兴产业。二是贸易形式更加多元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工贸易总量达到38.71亿元,保持年均30%以上增长。服务贸易企业数量达到121家,服务贸易门类由传统的物流运输、旅游、技术服务,增加了文化、游戏等门类。跨境电商交易额由“十三五”初的4000万美元增加到期末的8500万美元。三是品牌创新亮点纷呈。汽车零部件、纺织、石油机械三大产业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出口基地。精细化工、体育用品、水产加工、家居家具等一批行业品牌不断兴起。2700多项产品获得国际机构认证,校企合作平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政策促进措施,推动行业及区域外贸品牌不断涌现。

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8家,实际使用外资3.5亿美元,与“十二五”期间基本持平,自2018年以来利用外资逐年回升,年均增长达45.1%,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86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1%,居全省第一;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由“十二五”的50.4%增长到55.59%;随着重大外资项目不断引进落地,全市新设投资过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2家,比“十二五”期间增加3家。

三、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新增对外投资企业10家,总投资8205万美元,比“十二五”增长16.8%;对外投资企业累计达到33家,投资总额达到2.7亿美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洪城通用的印度尼西亚水电站项目、久鑫织业的塔吉克斯坦新型建筑材料项目、万纳商贸的越南纺织项目被纳入全省“一带一路”重点支持项目库,总投资2800万美元。

四、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十三五”期间,我们精心组织了300余家企业“走进非洲”、“走进美洲”、“走进欧洲”、“一带一路”、世博会等重大系列经贸活动,签订贸易合同订单达10多亿美元。帮助企业开拓了美洲、非洲、“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提升了企业国际形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加强国际商会建设,先后搭建了新西兰、比利时、英国等11个海外分会,邀请了美国、智利、土耳其、韩国等国外经贸界人士和代表团来荆考察,促进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签订意向合同订单达2000万美元。

五、开放平台稳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省政府批复我市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荆州协同区”,建设范围涵盖荆州开发区和江陵县绿色能源化工产业园。市级层面的123项协同区改革试验任务全面展开,有序推进。荆州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由国务院批转海关总署,待启动考评程序。荆州港水运口岸临时对外开放正加紧推进。松滋车阳河监管场所正式封关运行,成为我省长江南岸唯一外贸集装箱监管作业场所,港口功能全面提升。

六、口岸环境持续优化。荆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58.28万标箱,较“十二五”期间43.13万标箱同比增长35.13%。压缩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荆州港水运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落实口岸提效降费,对口岸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向社会公示收费名目、收费依据、收费主体、收费标准。落实国家明令取消、免收、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视频方式开展“无接触”式现场注册审核,实行“7×24”小时通关服务。实施“货主不到场”查验,灵活采取“远程查验”“集中查验”等多种查验方式。全面落实《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将企业注销时间压缩一半。大力简化企业注册登记和备案程序,充分发挥“互联网+海关”作用,推行“不到场”“无接触”办公。出口单票最快通关时效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分钟以内。落实《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将企业注销时间压缩一半。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外向型经济体系,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到2025年,力争荆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报成功,荆州港水运口岸进境水果、肉类特色商品指定口岸的申报和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荆州协同区的建设向纵深推进,力争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得到推广复制。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三位领导的介绍。荆州市将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改革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放度,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辉煌十三五绘就新画卷”下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将继续邀请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介绍有关情况,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