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三五"回首

“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发布时间:2021-03-26 15:26

来源: 荆州新闻网编辑

字体大小: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荆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提升。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教育局副局长施小峰同志、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家立同志、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大香同志分别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老龄事业、文化和旅游事业方面的有关情况。下面首先请市教育局副局长施小峰介绍有关情况。

市教育局副局长施小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十三五”以来,全市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得到全域性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发生深刻性变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全面性提升,教育发展格局呈现时代性气象。

一、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推进。深入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五个思政”改革形成品牌,2020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年会在荆州召开。突出“五育和谐”,实施足球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文化进校园行动。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实验区”,创建8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深入推进“双读”活动,2016年举办的80万师生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齐诵经典活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确认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加强学校美育,“戏曲进校园”活动全面铺开,2018年成功承办全省第十一届黄鹤美育节。开展诗词、楹联、书法“三进校园”活动,2016年举办全市中小学首届诗词大会,创办示范学校123所,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坚持公益、普惠的原则,大力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学前教育中央资金建设园舍类项目326个,全市公办园由2011年46所增至2020年250所,全市115个乡镇(街办)建设了公办中心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出台《荆州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全市56所配建幼儿园全部治理到位。2020年全市在园幼儿139188人,其中公办在园幼儿51656人,占比37.11%;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06390人,占比76.44%。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学水平,共建有9所省级示范幼儿园、70所市级示范幼儿园。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优化教育发展布局,编制出台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县域学校布局规划。完成中心城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190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参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近27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及“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建或改扩建校舍面积150余万平米,购置设施设备47.4万台(件/套)。实施“希望厨房”和“希望书屋”建设项目,为全市360所“两类学校”添置食堂设备和图书设施。2017年,我市各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34%,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

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了荆州中学、沙市中学、石首一中、公安一中、滩桥高中等高中学校新建工程,普通高中教育由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多样化、有特色提升,实现了高中发展与特色育人的共赢。高考综合改革于2018年秋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平稳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监利一中“271教学模式”、北门中学“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等课改模式在全市得以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方兴未艾,高效课堂建设持续升温。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8%。

五、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方位支持长江大学成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完成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组建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并完成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投资17.6亿元改扩建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双双获评“湖北省优质高职学校”。完成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荆州教育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三校整合。优化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各县市建成一所职业教育中心。积极打造“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共创建5所国家级示范学校、2所省级示范学校、13个省级特色专业。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全市11家职业院校、51个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试点,已通过教育部验收。每年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积极承办省级技能赛事,“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省赛一等奖39次、二等奖62次、三等奖67次,国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8个。

六、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新活力。严格落实师生比标准、统一城乡标准、动态调整、空编补齐等政策,优先保证教师编制。荆州市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比分别达到1:16.9、1:11.9、1:11.9,均高于国家统一标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了7大项制度21小项改革措施。荆州区成为全国、全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十三五”期间,授予了915名教师“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园)长”荣誉称号。建立国培、省培、市培、县区培训、校本培训“五位一体”培训体系,“十三五”期间,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4万多人次。创建“荆州名师工作室”54个,近1000名工作室成员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七、教育民生工作持续发力见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城区严格执行以居住证为主的招生“新政”,实现免试就近入学,消除“择校热”。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管理,严格计划招生和平台招生,确保“零违规”。层层压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层”责任,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监测制度,通过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医教结合等方式,实现“应入尽入”。扎实做好教育资助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共筹措资金7.6亿元,资助贫困学生88.5万人次。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成效,中小学安防“3个100%”发挥屏障作用,全市教育系统持续保持稳定。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并认真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务实创新,实干有为,为实现荆州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主持人:

感谢施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家立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家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人均寿命和期望寿命的增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但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72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13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21%。我市期望寿命已增长到79.2岁,目前全市年龄最高的老人110岁。“十三五”时期,荆州市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老龄政策创制,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和养老孝老敬老环境建设,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老龄事业发展政策创制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荆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荆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惠老文件。截至2020年底,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8.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6万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244元。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年人数127.42万人。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6100元/年,较上年提高7%。

二是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208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家,民办养老机构53家,农村福利院105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59家,农村老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456家。居家养老服务城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5%。全市养老床位总数4.7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5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推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3012家,其中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13家,三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老年科)7家。积极探索“养带医”、“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全市取得医养结合双证的医养结合机构8家,床位总数966张。2020年,我市确定了7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和19家医养结合重点培育机构,并将19家重点培育机构纳入孵化库,市、县(区)实施跟踪管理和服务,在统筹各方资源、实施人力资源培训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推动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四是开展安宁疗护国家级试点。安宁疗护是以临终患者和照顾者为中心,提供全面的照护和服务。2019年6月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市卫健委确定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老年病医院)为全市安宁疗护国家试点牵头医院和示范医院。目前,已完成安宁疗护国家级试点任务,通过基线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将逐步提高安宁疗护工作标准,全力打造全省安宁疗护示范城市;同时成立荆州市安宁疗护服务联盟,逐步向社区、乡镇医疗机构和公办、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延伸。

五是高龄津贴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我市自2015年全面建立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以来,民政部门共发放高龄津贴总计4.59亿元,发放人数累计100.83万人,其中2020年全市发放高龄津贴9743.43万元,发放人数15.1万人。根据《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从2018年起,全市80至89岁老人高龄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30元,提标到每人每月50元;90至99岁老人高龄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50元,提标到每人每月100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10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标准。现在沙市区、荆州开发区、江陵县已将10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从300元提高到500元。十三五期间,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实现了全覆盖。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县(市、区)也实现了全覆盖。

六是老年优待政策进一步扩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免费办理《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18万份。不断完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目前荆州市中心城区已开通老年人免费乘车公交线路41条。除中心城区外,目前江陵县、松滋市、监利市已启动县级公交车对老年人免费优待政策落实相关工作,洪湖市将在今年7月份正式为60岁以上老年群体办卡。全市有12家景区对老年人实行半价和免费。有88家医院免收70岁以上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挂牌明示老年人优待窗口医院76家。

七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加大。2018年,我市沙市区跃进路社区、松滋市长安社区、监利县百晟首府社区获评省级“老年宜居社区”。2019年,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老年病医院)成为我市首个全国老年友善医院。老年人维权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2020年,全市为老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254人次。老年人社会活动更加丰富,全市建有市、县级老年学校9所,在全省举办的中老年人才艺大赛中,我市共有2300名老年人参加省文艺汇演大赛,1170名老年人参加书画大赛,获奖作品1200多副。全市先后有1名老人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10家单位和12位个人分别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进一步营造了敬老孝老助老社会氛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民生保障需求,认真落实老龄政策,加强老龄健康管理服务,加大医养结合探索力度,激发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活力,努力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发展。谢谢!

主持人:

感谢张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大香同志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大香: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十三五”以来,全市文化和旅游各项事业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作出了文旅贡献。

一、文化小康基本建成、惠民服务持续加强

一是公共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群艺(文化)馆9个、剧场4个、博物馆4个、体育馆8个。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7个。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统筹整合设置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59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

二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年均创作舞台艺术作品100个以上。成功举办首届荆楚文化旅游节,歌剧《有爱才有家》、汉剧《优孟衣冠》、歌舞剧《沧浪水清》、花鼓戏《虾戏稻香》、楚剧《棚改春潮》、汉剧《老八栋的灯塔》等一批独具荆州特色的精品剧目立于舞台。歌剧《有爱才有家》入选“中华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多次代表湖北进京展演。汉剧《优孟衣冠》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完成中南五省巡演。群舞作品《击壤歌》荣获中国艺术节群星大奖,创造了我市文艺事业的新高峰。

三是服务效能水平不断提升。市直图、文、博三馆年均免费开放接待群众达100万人(次)以上,较好满足了广大市民精神文化获得感。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活动,年均600场以上。“一馆一品”“一馆多品”公共服务理念初见成效,全市各级创立并坚持5年以上的活动品牌已超过50个。市图书馆整合社会资源共建31家市民共享悦读书吧网点,方便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改善了阅读环境。

二、旅游产业全面引爆、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一是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6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93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累计分别增长132.45%和129.22%。其中:2016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6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45亿元,年均增长16.16%和22.54%。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接待游客4017万人次,比上年5015万人次下降19.90%;实现旅游总收入248.24亿元,比上年386亿元下降35.69%。

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竣工旅游项目28个,完成旅游投资90.11亿元。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372.4亿元,累计完成旅游投资129.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总投资321.86亿元。

三是品牌创建持续提升。全市创建A级旅游景区19家,其中4A级6家;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4家。星级饭店1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3家。旅行社52家,其中省3A级以上10家。先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湖北省旅游名镇3个,湖北省旅游名村7个,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14家。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成果显著。沪渝高速车马阵互通、武监高速、石首长江大桥等正式通车,荆州机场已全面通航;荆荆高铁已开工建设,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大桥、环洪湖、洈水等旅游公路有序推进;荆州市旅游集散中心挂牌,景区直通车正式开通。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以大数据智慧旅游为核心,结合荆州本地信息需求,投资1449万元建设的荆州智慧旅游平台、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管理平台、码上游平台、智慧旅游运营体系上线试运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结合荆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厕所革命”活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五是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印发荆州市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健康发展的意见》,从财税扶持、费收支持、旅游招商、项目用地、奖励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政策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加大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三、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

一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创新实施县、乡、村三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69个,城市社区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建设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8平方米,基本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积极实施“一县一品”战略,群众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有序开展。登记注册市级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25个,县级单项体育协会164个。累计培训注册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4980名。

二是竞技体育稳步推进。承办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广场舞大赛等40多项国家级品牌赛事。打造校园足球样板工程,80多所中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城市。深入推进“三大二小一游”(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进校园活动、实施“一校一品”“一校一特”战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积极向国家和省级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我市培养输送的谌龙、吕凡普、王祉怡、付称霸等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体育赛事上多次获得冠军。

三是体育产业逐步壮大。扶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石首市、西普体艺综合体、松滋洈水镇、洈水汽车营地等,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实践“体育+旅游+文化”发展新模式,投资50亿和55亿的石首市“华中体育产业园”项目和松滋市“洈水运动休闲小镇”已经开工在建。

“十四五”期间,我们继续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文旅工作发展的全过程,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以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农耕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为重点,着力丰富产品供给、发展大众旅游、构建智慧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将荆州打造成为中国楚文化旅游目的地、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文旅消费集聚区、荆楚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谢谢!

主持人:

感谢三位领导的介绍。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各地各部门必须坚持民生导向,坚定人民立场,坚守民生情怀,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辉煌十三五绘就新画卷”下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将继续邀请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的同志介绍有关情况,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