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三五"回首

“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新闻发布会(第七场)

发布时间:2021-04-19 15:57

来源: 荆州新闻网编辑

字体大小: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我们邀请到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未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谌鑫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卢有志同志,为我们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市城市建设、乡村发展、交通优化等方面的成果。首先请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未同志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未: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十三五”期间,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一、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一)市政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十三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建了复兴大道、荆州大道、高阳大道、武王大道等27条城市主干道,总长度达117公里。通过梳理、拓宽、打通了现状条件较好的巷道和社区道路,支路路网建设得到完善,打造了极具特色的门户大道、景观大道,建设了首条快速路复兴大道。启动了复兴大道、荆李路等4条道路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廊总长度达22.96公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二)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编制完成了《荆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通过城区水环境整治和城市排水工程,在控源截污、雨污混错接治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以沙北新区、荆北新区、荆州高新区和纪南文旅区为重点,大力推广可渗透性地面改造、小区绿色屋顶、道路两侧生物滞留带等海绵城市运用;在护城河湿地、楚国八百年城市公园、园博园等重点项目中全面引入海绵城市要素,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比例达20%。

(三)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一是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丰硕。按照“全流域、全收集、全处理”治理思路,制定了《荆州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强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2019年5月,荆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中央财政4亿元奖补资金。目前护城河、荆沙河、荆襄内河、太师渊、范家渊、西干渠、豉湖渠7个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二是污水处理设施提档升级。2019年中心城区启动了3座污水处理厂的二期扩建,污水处理规模增加13万吨/日,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2%。三是全面开展污水管网探测与建设。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102.5平方公里的管网检(探)测与修复工作,管网检(探)测长度约3250公里。新建道路均同步完成污水管道建设,结合检测与现状情况实施了雨污分流及错混接点改造。

(四)燃气供水设施日益完善。“十三五”以来,我市新建了高新区LNG储配气站,储气量22万立方米,中心城区天然气普及率达95%以上。完成了沙东片区、武德片区、城南片区、中心城区共计77条道路、102.6公里的配套给水管建设。同时,新建荆北片区、沙北片区、园林北路等21条道路、130公里给水管网。

二、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强力推进。五年间,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累积完成开工154155套、总投资额700亿元。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34亿元,获贷款430亿元,腾地近2.85万亩。中心城区完成了长港路大板房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拆迁难度的片区改造安置工作,建设了楚天都市·惠园、房投·十方庵和奥林匹克花园三个限价房项目, 2000余套限价房专供棚改居民产权调换选择。近两年全市又改造老旧小区283个、4226栋、53096户,改造面积达491.55万平米。

二是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把外来务工、新就业大学生、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纳入了住房保障,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宽领域的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商品房配建方式筹集公租房6420套,累积完成配租3124套公租房,改善了近8000名居民的住房条件。

三是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99亿元,平均每年房屋施工面积达166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7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457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有力推动了新区建设,促进了产城融合,带动了周边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建设。目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1平方米。

三、建筑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末期,全市建筑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建筑业资质企业增至1067家,其中,壹级总承包企业达到25家。工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工程数字化设计、标准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大力推广,获“楚天杯”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优质工程等奖项逐年增加,房地产开发项目两次获国家地产行业最高荣誉“广厦奖”。建筑市场管理日趋规范。以部省“挂证”整治为契机,整改规范从业人员4500余人,对363家参建企业予以年度信用综合评价,营造了风清气正行业发展环境。工程质量安全不断提高。从严压实责任、夯实制度、落实措施,建筑工程品质提升行动与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应用有力有效。建筑节能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引进了美好、居之正等4家实力雄厚的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龙头企业,规划了12个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基地,对市城区54块建设用地提出了装配式建设条件。我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设计、施工阶段均达到100%,发展绿色建筑面积1113.43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27个,建筑面积499.48万平方米。

四、“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

通过实行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图审等措施,实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一站咨询,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收件”的行政审批新模式。从2019年起住建窗口受理的资质、施工许可、职业资格注册均已实现了无纸化“不见面”智能审批,基本实现了让服务对象从原来的“跑断腿”到现在的“最多跑一次”。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根据《荆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7月底前,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基本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2020年6月底,建成与全省项目分类、审批流程、事项清单、管理体系相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基本建成与国家相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各项功能逐步完善。

五、名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2019年开始对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并编制保护利用修缮详细规划。对老南门、胜利街西段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列出了保护清单。三义街、得胜街、老南门等五个历史文化街区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获省政府批准。

六、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完成阶段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40326户,同时,对全市163912户“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情况进行了逐户排查和核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全市新建、改建污水处理项目104个,污水处理总规模11.18万吨/日,主次管网总长达1120.72公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投入运行,在线监测设备已接入全省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系统。村镇建设乡村振兴步伐加快。松滋市洈水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湖北评分第一的成绩获评中国特色小镇称号;洪湖市瞿家湾镇、江陵县三湖管理区获评湖北省特色小镇称号;松滋市洈水镇、江陵县三湖管理区等4个镇入选湖北省“擦亮小城镇”第一批50个试点镇名单。江陵县秦市乡永和村、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里村等4个村被评为全省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示范村。全市村镇建设正以此为基础,在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再创佳绩。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谌鑫同志介绍工作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谌鑫: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五整治二提升”为重点,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截至目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累计建改农村户厕32.26万户、农村公厕1783座,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6%。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1.7%,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6%。

一、坚持规划先行,扭转农村“散乱杂”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我市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五整治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同步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文件,形成长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顶层设计模式。二是抓好村庄规划。宏观层面,以县为单位编制村庄布局规划。中观层面,编制村庄土地空间利用和保护规划。微观层面,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建设规划,在中心城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圈、乡村振兴示范带、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连线连片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有规划、治有依据、改有效果,扭转了以往村庄无序建设和整治的局面。三年来,全市461个行政村已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已形成初步成果411个,14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二、创新治理模式,纠治农村“脏乱差”

一是建立联点共建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联点共建行政村的工作推动机制,围绕“7+N”目标开展工作。联点共建单位为联系村筹措建设资金1500万元以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约2亿元以上。二是优化农村改厕布局。实行整村推进、整村销号模式,全面指导各地摸清做实农村改厕综合工作。荆州区农村改厕工作受省政府表彰,“四轮驱动解四难”的农村改厕模式被推介到农业农村部。沙市区被评为全省农村改厕资金激励县。公安县推行“三级三方立体控管模式”破解基层操作难的问题。松滋市自建联户微动力改造模式受深受群众欢迎。三是打出组合拳。全市统筹整合43项财政项目资金总额75.5亿元以上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形式,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四是打好人民战。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定期组织村民代表评选“最美庭院”、“干净厨房”、“卫生厕所”,累计积分到超市交换日用商品。以村“两委”换届、兴办村级公益性事业、推行村务财务公开为契机,有意识引导村民代表、农户户主参与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议事和民主管理,有意识培养村民参与村庄环境保洁热情,形成了全民动手、全民参与、全面共治的氛围,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127万吨、沟渠约 15.8万公里、农业废弃物约 22.9万吨、水塘 51607口,整治残垣断壁35223处。乡村环境由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洁净美”,由“一时美”转变为“持久美”。五是实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全市新建或改扩建旅游通道236条535公里,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住宿蓬勃发展。荆州区八岭山镇、洪湖市乌林镇、松滋市洈水镇、石首市桃花山镇打造环森林公园旅游通道,美丽乡村示范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编集成荆州市假日旅游活动路线,吸引城区市民在此休闲娱乐。

三、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农村“强富美”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全面巩固提升。近三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计划投资3.86亿元,新建、改扩建和管网延伸工程项目49处,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清零”。建立健全了饮水安全应急保障机制,通过新建、扩建、配套、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集中供水量、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二是农村公路全面提档升级。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2535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2%,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56.3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启动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将660座危桥纳入消危项目库。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8个,总数居全省前列。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成省生态环境厅下达我市220个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任务。全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4132人,以村为单位共建立小微水体基础信息台账21213个,共遴选出20个示范河湖、48个示范单位、90个示范人物。四是农村绿化美化美美与共。全市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146个、整治村达到557个。荆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村庄绿化43万亩,建设省级森林城市6个,国家森林村庄15个,省级绿色乡村25个。松滋市被评为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从“五缺”到“五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温暖港湾的做法在全国数百个候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省两年内唯一入选的全国第二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环境变干净、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更便利,各地村庄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将美丽资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农民生活更有奔头。展望“十四五”,农村必将成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地,也将为乡村振兴奠定宜居环境基础。谢谢!

主持人:感谢谌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卢有志同志介绍工作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卢有志:

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在由我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和服务业。“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家构筑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和湖北省打造交通强省的战略机遇,制定出台《荆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年攻坚方案》,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响交通“四大攻坚战”,5年累计完成公路水路投资653亿元,是“十二五”期的1.5倍,居全省第二。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硬联通、硬支撑。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加快完善

“五纵(二广、沙公、潜石、随岳、武汉圈环线)三横(沪渝、洪江、岳宜+洪监)”高速路网初步形成。建成监江高速、洪监高速、潜石高速、沙公高速观音垱至杨家厂段、沙公高速杨家厂至孟家溪段、荆州长江公铁大桥、石首长江大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等“五路三桥”,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50公里、达到714公里,是“十二五”的2倍,实现县县通高速,除松滋外全部通长江大桥。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步伐加快。“三纵两横”国道公路网和“十二纵七横十联”省道公路网加快升级。建成G318文旅区段、沙市区段,G351江陵段、黄金口至松滋城区段、S322等干线公路94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95%。现代化港口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市“一港九区”规划格局初步形成,建成荆州李埠港区一期综合码头、江陵煤炭储配基地一期工程、松滋车阳河综合码头(二期)、洪湖新堤港区综合码头等项目。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制约逐步打破,盐卡、江陵港建成集疏运铁路专用线,重点港区建成疏港一级公路。同时,浩吉铁路开通运营,荆荆高铁开工建设,荆州沙市机场也于1月30日成功首航。

二、创建“四好农村路”,交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农村公路提质扩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43公里,其中贫困村农村公路1344公里。建成3110公里“美丽农村路”。县市区全部新设立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路长制”得到推行,“村村通客车”深入实施。江陵县创建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8个。乡镇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273个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偏远地区开通预约班车、周末班车,招呼站、候车亭实现全覆盖。广大农民朋友“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成为现实。

三、开展交通污染防治,绿色交通发展向前迈进

共抓长江大保护,实施非法码头整顿、港口和船舶防污染防治、岸线资源清理整顿“三大专项战役”,关停拆除长江干线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全面推行“船E行”水上交通监管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接收处理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639艘100总吨以上船舶全部完成环保设施达标改造,11艘垃圾接收船投入使用。7个3000吨泊位码头安装完成17套岸电桩,公务码头、旅游码头及重要港区基本实现岸电全覆盖。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加快营运黄标车、老旧船舶淘汰更新,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6.3%提升至65%,6家机动车维修企业通过首批汽车排放治理维护企业(M站)认定。

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推行城际出租客运等新交通出行模式,开通运行荆州至松滋、荆州至石首、荆州至襄阳等城际快车班线。公交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公交进场率90%,公交站台500米覆盖率96%,线网密度由2.98增至4.72;城市周边20公里城乡公交化80%以上。新旧运输业态融合发展,开通网络货运许可线上服务认定,依法许可万顺叫车等7家网约车平台。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完善,盐卡、车阳河、郝穴港区入选“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成港口吞吐量21178万吨,其中集装箱68.19万标箱。安全生产整体稳定,城市公交在全省率先加装生命防护栏,“两客一危”实现4G动态视频监控全覆盖,率先启动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940公里。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重点围绕“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绘就新画卷”的目标定位和建设“一个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区”的发展方向,全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示范区,加快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三位领导的介绍。“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荆州全市上下,必将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书写荆州发展新的华章。“辉煌十三五 绘就新画卷”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部七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