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色印记

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丨身边的红色印记(4)石首:红军树下的红色印记

发布时间:2022-06-21 10:50

来源: 云上荆州

字体大小:

石首是一片红色沃土,在风云激荡的革命战争岁月,石首人民英勇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为党的旗帜增光添彩,石首大地上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

在石首市东升镇焦山河社区北堤街32号,一座清代建筑伫立于此,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推开棕红色木门,夏日的阳光投射在青砖地面,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这里就是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旧址。1928年2月,周逸群、贺龙一行赴湘鄂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经过石首时,在此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焦山河联席会议。1930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许光达、柳直荀等率领的红六军和红二军团曾先后在此驻扎,石首苏区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围剿,由于敌强我弱,洪湖军校只得考虑搬迁,焦山河在长江支流调弦河旁,东倚桃花山,西连上津湖,北通长江,南接洞庭湖,进可攻,退可守,既是军事重地,更是鱼米之乡。因此,湘鄂西特委选址焦山河建校,并更名为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

石首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史股股长 张电中:1931年1月,国民党重兵对湘鄂西苏区实行“围剿”,军校抽出300名学员,组成一个精锐主力营,投入反“围剿”斗争。同年4月,军校全体学员掩护苏区军民北撤到监利,被编入湘鄂西警卫团,不久分配到部队基层任政治军事干部,焦山河军校涌现了夏耀堂少将等优秀党政军人才。

在石首追寻红色历史,桃花山的“红军树”不得不提。在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里,三棵苍翠挺拔的红军树枝繁叶茂,如擎天巨伞般撑起一片绿荫,向世人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928年,桃花山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这里诞生,石首第一支革命武装——石首工农革命军在这里成立。2010年4月,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被湖北省民政厅列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红军树是石首苏区人民跟随贺龙闹革命活生生的见证。80多年前,贺龙率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在这里写标语、练新兵,3万多名石首儿女集结到革命的旗帜下,石首籍的九位开国将军,就是在这个时期参加红军的,可以说,红军树已经成为红色石首的精神图腾。

石首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史股股长 张电中:2007年桃花山镇政府筹资620万元,重新修建了红军树革命烈士纪念园,纪念园占地30亩,园内建有开国将帅陵、纪念碑、红军广场、浮雕墙、游廊、多功能展厅、喷泉及古树名木和一架歼—6战斗机。每年接待前来瞻仰红军树、凭吊革命烈士的游客10余万人次。

1925年5月,荆州境内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中国共产党石首县新厂小组成立。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石首25年红旗不倒:大革命时期,石首的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首是湘鄂西苏区早中期中心区域;抗日战争时期,石首是石公华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心;解放战争时期,石首江北解放区是解放大军渡江解放江南的前进阵地。石首这块红色阵地上留下了重要革命遗址173处,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0处。

石首市史志研究中心负责人 李录银:石首市将着眼构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定全面、科学、周密的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为全力推进“三城三化三翻番”,全面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记者:胡威虎 胡嫚嫚 编辑:黄伟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