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20日从市资规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陆生野生动物共113科385种,据荆州市观鸟协会记录,全市野生鸟类从2018年的289种增至34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等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鸿雁等61种;麋鹿从最初的64头,发展到如今的3300头左右;天鹅洲江豚种群数量,由原来的5头发展到100余头,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明显。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湖泊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湖北省湿地大市,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荆州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保护管理能力水平,先后建立30余个自然保护地,其中包含2处国际重要湿地和2处国家重要湿地,是全省市州唯一。保护地的建立,使湿地生态功能日益完善,形成多层次湿地分级保护管理体系。
此外,荆州市正在开展“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72.16亿元,规划实施“四大工程”,涉及长江、洪湖、长湖、崇湖等重点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荆州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