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规划解读

政策解读:《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发布时间:2022-04-10 08:17

来源: 荆州市水利湖泊局

字体大小: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十三五”时期,荆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市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成效显著,蓄滞洪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饮水安全供水格局进一步优化,供水能力稳步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趋势向好,退垸还湖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河湖长制成效明显,依法治水管水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时期,为了精准对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奋力开创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经济发展对水安全保障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禀赋及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部分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抗旱仍然存在明显短板;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总体趋势稳中向好,但与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盼尚存差距。

通过认真总结荆州市水利事业发展基础,理性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结合荆州市水利工作实际,起草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的出台过程

20197月,我局正式启动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成立“十四五”编制工作专班和制定了规划编制实施方案,规划编制工作分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工作阶段(20197~11月)。前期主要对全市“十三五”水利完成情况进行摸底,掌握全市“十三五”水利完成投资情况。201911月,针对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稳、信息化及机制提质改革六个方面21个课题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水利系统进行调研。

第二阶段:规划思路确定阶段(201911~20201月)。通过前期调研,积极与省水利十四五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对接交流,确定荆州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思路。

第三阶段:项目谋划阶段(20201~20204月)。结合当前全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接中央、省级水利资金投资导向,20204月,讨论并确定了“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第四阶段:报告编制及审查修改阶段(20204~20215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先后两次组织各县市区水利和湖泊局、市直系统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对报告进行意见征询,同时向荆州市水利老专家征求意见。意见征询结束后,组织省规划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修改报告。

第五阶段:结合省、市工作要求,完善规划报告阶段(20215~20223月)。根据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荆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五区五中心”为支撑引领,奋力开创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等工作要求以及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北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指导精神,我们再次组建专班进行研讨,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内容。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确定主要发展目标

2025年,荆州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基本达到:洪涝灾害可防可控、城乡供水安全可靠;双控行动稳步加强、河湖生态明显改善;智慧水利初见成效、改革监管取得突破。

(二)明确主要任务

1.推进江河湖库系统整治,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强化江河防洪治理,提升洪水防御能力,重点推进长江河道治理,完善长江及荆南四河堤防防洪保护圈,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推进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加强蓄洪空间整治,提升安全运用能力,推进蓄滞洪区建设;推进流域综合整治,提升治涝减灾能力,加强重点湖区排涝能力建设,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洪水预报预警,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强化洪水调度和风险管理。

2.强化水资源配置,完善供水保障格局。落实国家节水行动,促进集约高效用水;构建互联互通水网,健全骨干供水格局,打造高效率的水资源配置网,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后三峡闸站改造;改善农业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升农田灌溉水平,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饮水安全,落实移民后扶政策,促进移民安稳发展;完善应急备用水源,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3.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划界确权,加强空间管控;多措并举,修复河湖生态,加强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水岸联动,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推进水文化建设。

4.完善全要素动态感知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天空地一体化水利信息全要素动态感知体系;完善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展水利能力中心建设;开展创新协同的水利智能应用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5.构建务实高效监管态势,提高行业监管水平。从体制、机制、法制入手,重点加强对江河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利资金、水土保持、水风险等领域的监管;按照“分级管理、上下联动、分区负责”原则,压实强监管的责任;健全水利监管体制机制,做到“监管制度有章可循、监管工作规范有序、监管行动有法可依”;切实推动水利行业监管从“整体弱”到“全面强”的转变。

6.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激活水利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水利标准化工作,不懈探索水权水市场改革,完善水利投融资机制,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加强行业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及装备建设,大力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和能力提升,促进社会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拓展,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

(三)明确服务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充分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规划实施的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拓展投资渠道,增加水利投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化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基础,认真梳理各类水利建设项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参与度;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快人才培养,积极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大力构建水利科技创新、水利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注重实施效果,明确规划实施的考核责任主体,定期考核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