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四五"规划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能源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9 08:58

来源: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大小:

前   言

一、规划目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推动“十四五”期间荆州能源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充分发挥能源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根据《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内容

本规划对荆州市能源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能源发展环境,确定了能源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指明重点任务,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和环境影响评价。

三、规划依据

(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三)“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四)《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五)“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九)《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一)《湖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十二)《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

(十三)《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荆州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5~2030)》;

(十五)《荆州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2019~2030年)》;

(十六)《荆州市中心城区热电联产规划(2019~2030年)》;

(十七)《荆州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十八)《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十四五”配电网发展规划报告》;

(十九)《荆州市统计年鉴》。

四、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荆州市行政辖区,能源种类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火电、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形式的能源资源。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荆州市能源发展克服资源匮乏、环境约束趋紧、需求快速增长、市场不确定性及安全运行不稳定“五大压力”,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安全监管“五项举措”,为荆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能源消费总量平稳增长。2015年,荆州市能源消费总量为732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776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较2015年增长44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增长稳定。

专栏1 荆州市“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类别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总量

732

754

773

806

807

776

年均增长率

2.70%

2.90%

2.50%

4.20%

0.20%

-3.80%

备注:受疫情影响,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较2019年下降31万吨标准煤。

(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0年,荆州市煤炭消费量为414万吨标准煤,占比由2015年的62.4%下降到2020年的53.4%,年均降低2%;石油消费量为87万吨(折合119万吨标准煤),占比由2015年的15%增长到2020年的15.4%;天然气消费量为2.8亿立方米(折合36万吨标准煤),占比由2015年的3.2%上升到2020年的4.6%,年均增长8.5%。

可再生能源项目发电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20年底,荆州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74.31万千瓦,占全市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的24.4%。可再生能源在居民生活中比例不断上升,煤炭消费总量占比逐年下降,天然气消费量占比不断提高,成品油质量升级顺利推进,统调煤电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

(三)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为进一步巩固荆州市煤烟型污染整治工作成果,切实改善城区大气质量,推进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政府推动、企业为主、技术支持、政策激励”为原则,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值、不符合城市环境发展需要的燃煤锅炉,进一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荆州市中心城区燃煤锅炉实现全部淘汰。荆州市单位GDP能耗由2015年的0.461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2020年的0.367吨标准煤/万元。

(四)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建成通车,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荆州煤炭储配基地一期项目基本建成,形成华中地区多式联运的物流枢纽。华电江陵发电厂一期项目建成并网,为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电源支撑。城区及工业园区供热管网布局不断完善,“气化乡镇”不断推进。

石油设施。截至2020年底,荆州市已建成383座加油站,其中荆州市区85座,公安县75座,江陵县17座,监利市60座,洪湖市49座,石首市28座,松滋市69座。荆州市内洪荆输油管道长度86.73公里,管径377×7毫米,设计压力6.27兆帕,运行压力4兆帕—5.7兆帕。中石油荆州分公司现有成品油储备能力约1万吨。

天然气设施。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有:川气东送输气管道在荆州设有荆州分输站;忠武线输气管道在荆州设有荆州分输站、荆州清管站和监利分输站;荆州石首输气管道(以下简称荆石线),管道设计压力6.3兆帕,管径DN400,线路长度136公里,年输气量3.2亿立方米;荆石线江陵支线的接气点为马家寨分输阀室,管道设计压力6.3兆帕,管径DN200,管道长度11.8公里;仙桃洪湖输气管道,管道设计压力1.6兆帕,管径DN150。荆州市现有天然气门站11座,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11座,CNG/LNG加气站9座。天然气高压管道长度约241公里,中压管道长度约1505公里。荆州市高新区LNG储配站,储罐水容积规模4×100立方米,供气规模1万立方米/小时。

截至2020年底,荆州市已具备天然气储气能力1645万立方米(包括自建储气设施和与上游签订租赁协议),完成比例为100%,其中市、县两级政府日均3”储气能力238万立方米,城镇燃气企业年用气量5%”储气能力1407万立方米。

电网设施。截至2020年底,建成500千伏变电站2座,主变3台,容量225万千伏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6座,容量495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56条,总长度为1725公里(全部为系统线路,没有用户线路);110千伏线路164条,长度1990公里(其中,系统线路144条,长度1860公里;用户线路20条,长度130公里)。

可再生能源设施。截至2020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容量74.31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78万千瓦,风电14.95万千瓦,光伏40.58万千瓦,生物质16万千瓦。

供热设施。截至2020年底,荆州市中心城区共有2座对外供热热电厂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和荆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1座园区公用电厂沙隆达集团2×25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配套集中供热管网31.7公里,荆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配套集中供热管网5.1公里。

松滋市临港工业园由湖北荣成纸业有限公司实施集中供热,配套集中供热管网约5公里;公安县青吉工业园由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实施集中供热,配套集中供热管网约9.4公里;江陵县沿江产业园由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实施集中供热,配套集中供热管网约10.3公里;其余区域采用分散锅炉供热。石首市、洪湖市、监利市目前尚未实施集中供热,均采用分散锅炉供热。

(五)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发电装机总规模约304万千瓦,发电量约102亿千瓦时,用电量约148亿千瓦时,缺口46亿千瓦时。农村电网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有效解决配网供电设施超载、过载、“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提高了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解决了大部分配网安全隐患,减少了用电投诉,激活了用电潜力,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市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超过685公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道天然气实现“县县通”。

专栏2 荆州市2020年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统计

序号

名称

装机容量

(万千瓦)

年发电小时数

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

1

火电

火电

203

3925

79.67

自备火电

27.05

3980

10.76

2

风电

14.95

608

0.91

3

生物质

16

4735

7.58

4

太阳能

40.58

624

2.53

5

水电

2.78

3137

0.87

6

总计

304.36

102.32

(六)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能源改革进一步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下放能源领域审批权限,推进简政放权,加强能源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能源改革取得较好效果。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主体范围及交易规模逐步扩大,荆州市用电量由2015年的100亿千瓦时增长到2020年的14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输配电价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公平负担的用电机制,减少电价交叉补贴。落实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决策,以上下游直接交易、管销分离为突破口,逐步实现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合理确定城镇燃气销售价格。有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七)能源安全监管取得新成就。加强重点领域能源市场监管。深化电网、油气管网监管,加大公平开放、运行调度、降本增效、合同履约、电网代购电、机组非计划停运等方面的监管力度,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对全市油气管网进行监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十三五”期间对全市油气长输管道排查的103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完成中心城区39.3公里老旧天然气管道改造,北京路地下商城实现“气改电”。对安道麦、楚源、秦楚纸业、真诚纸业、大枫纸业、祥兴纸业等企业自备热电,石首粤能生物质发电,松滋嘉施利化肥余热发电装置,宜化余热发电等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的项目进行了关停整改。“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面临的形势

(一)能源转型升级为大势所趋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向清洁、低碳和多元化。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到2050年,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石油和煤炭将各占四分之一。可再生能源实现快速增长,太阳能成为新“电力龙头”,氢能占能源消费比例达到7%—16%水平。燃油车将逐步被新能源车取代。在环保和低碳的双重诉求下,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公布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荷兰和挪威表示将于2025年禁售所有燃油车;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的燃油车禁售时间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

能源系统将开创新的发展格局。从长远来看,能源系统的根本性变革仍在继续,能源格局将在未来几十年会发生快速转变。随着电气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迅速提升,电气化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能源变革将向智能化方向转变。能源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新一轮能源技术变革方兴未艾,以智能化为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开始涌现。智能电网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加快,智慧能源新业态初现雏形。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国内能源转型提出新要求

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多元化转变,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清洁能源将满足增量需求并优化存量

“十四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转型期,为全面实现“双碳”目标愿景的承诺,以及低碳环保减煤政策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等发展要求,能源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三)“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对能源提出新战略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能源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四)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内乡村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对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提出明确要求,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

(五)能源结构调整和行业节能势在必行。预计“十四五”期间荆州将保持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集中供热工程、投产一批煤炭清洁利用项目,实现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步优化。在行业节能方面,工业节能领域需加快实施企业节能技改,建筑节能领域需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交通节能领域需推广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六)俄乌战争对全球能源形势带来新的影响。受地缘政治升温影响,俄乌战争对全球能源领域的供需平衡及竞争格局将产生较大冲击。冲突将影响全球能源供给,助推能源价格进一步攀升,有望加速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存在的主要问题

荆州是能源资源小市,同时又是能源消费大市,能源供需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荆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十四五”期间荆州能源发展面临的约束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矛盾和挑战依然突出。

(一)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大

荆州缺煤、乏气、少油,煤、气、油主要依靠外部输入。荆州市属于三类地区,光伏年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风电资源禀赋不优且开发成本较高,对环境约束压力较大。

随着荆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大,造纸、化工等行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家近年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长江大保护战略、“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荆州能源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压力进一步增大,能源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限制。

(二)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压力大

2020年,荆州市全市发电量约102亿千瓦时,用电量约为148亿千瓦时,用电缺口46亿千瓦时,外电输入比例45%。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用电负荷存在着较大缺口,电力供给侧增量已不能满足电力消费增长需求。荆州能源产业薄弱,企业电力交易平台没有形成。

荆州城区天然气高压管道管径小(以DN200和DN250管径为主)、压力低(以1.6兆帕和2.5兆帕为主)、储气能力弱(约为8万立方米),无法满足荆州城区小时调峰需求(约为10万立方米)。

荆州市成品油供应主要依托中国石化武汉炼油厂和中国石化荆门炼油厂车运,保障能力较差。

(三)能源安全风险防范压力大。2020年,荆州市外电输入比例45%荆州市自建天然气储气设施25万立方米(保障天数不足1天),要通过与上游签订租赁协议来解决,自建储气设施无法满足国家提出的城燃企业5%、地方政府3天储气能力需求。荆州市现有成品油储备约为1万吨,保障天数不足7天。在遭遇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将出现能源供应不足、企业限产或停产等情况,制约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电源、电网设施、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基础不牢固,地方经济发展与能源设施安全保护矛盾突出,对电力及天然气稳定供应及能源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能源安全监管力量有限,应急处置能力不强,能源项目风险点多,管控难度大。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战略,围绕做大做强461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能源领域市场化进程,创新和完善能源治理调控方式,着力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夯实荆州能源保障基础,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科技水平,努力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促进全市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供能源支撑。

强基础,增强自身能力。依托浩吉铁路资源优势,建设储备一批支撑电源项目。加快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及煤炭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力供应可靠性。

补短板,确保资源供应。推进煤制气及燃料乙醇项目建设,推进油气管网建设及互联互通,推进储气设施、气化长江及气化乡镇建设,提高农网供电保障水平、推进城网改造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开发,推动形成新能源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氢能源设施及充电桩设施建设。

调结构,实现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统筹现有资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转型升级,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培育拓展天然气市场,提升消费占比。

促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价格机制、油气管网独立及公平接入、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领域改革落实工作。

保安全,防范化解风险。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强化稳定运行,科学调度保平衡。在重点领域实现能源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和冗余配置,提高能源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抓好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二、基本原则

(一)安全为本。树立底线思维,增强红线意识,将能源安全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落实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技术标准等各层面。以保障供应为核心,以多能互补为抓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预测预警为重点,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煤电油气供应可靠性。

(二)绿色低碳。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增加新能源占比,鼓励企业参与绿电交易。有序发展光伏和规模化储能,审慎发展风电。提高提升企业低碳利用水平,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向清洁高效、绿色低碳能源结构转变。

(三)智慧高效。构建智慧高效能源系统。强化电力和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显著提升需求响应能力。大力推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融合供能,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大力推广分布式、智能化用能方式。加快布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推动能源智能高效转型。

(四)创新融合。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推动和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形成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加快完善能源大数据建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

(五)统筹协调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协调发展,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统筹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好全市重要能源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促进电源电网、气源气网、热源热网协调发展,引导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备设施集约布局及天然气管网互连互通;加强能源市场监管和运行平衡调节,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六)开放共享依托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及“两湖一江”、“宜荆荆恩”区域协同发展,着力推进能源共建合作。通过充分市场的竞争形成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格局。以能源为动力、以数据为纽带,推进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在网络形态、业务功能、资源利用方面实现三网融合。

三、发展目标

不断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有序发展光伏,因地制宜、审慎发展风电,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提升能源应急储备保障能力。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提高农网供电保障水平。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氢能利用及燃料电池产业体系建设。到2025年,能源结构明显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能源消费目标。到2025年,荆州市煤炭消费总量为914万吨标准煤,较2020年增长120.8%;石油消费总量为116万吨,较2020年增长34%;天然气消费总量为6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111%;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49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68.8%。

绿色转型目标。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增长极,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2%,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能源保障目标。到2025年,荆州市煤炭储备能力达到45天以上,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30天以上,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15天以上。

能源利用效率目标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湖北省下达指标内。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297克/千瓦时。天然气管网管损率不高于5%,电网线损率控制在6%以内。

节能减排目标2025年,清洁能源发电量约64亿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约50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约0.07万吨,氮氧化物减排量约0.14万吨,烟尘减排量约0.22万吨。

专栏3 荆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表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年均

属性

增长

供应保障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标准煤

36

191

40%

预期性

电力装机总量

万千瓦

304

985

26.5%

预期性

煤炭储备能力

万吨

305

613

15.0%

预期性

储气能力

万立方米

25

2525

151.7%

预期性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48

249

11%

预期性

绿色转型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

14

20

[6]

预期性

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

%

24.4

55.5

[31.1]

预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节能增效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煤电机组供电煤耗

克标煤/千瓦时

307

297

[-10]

预期性

注:①[]中为五年累计值。②煤炭消费指动力煤消耗,原料煤不计入能耗总量

专栏4 荆州市2025年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平衡表

序号

名称

装机容量

(万千瓦)

年发电小时数

发年电量

(亿千瓦时)

1

火电

437.8

4500

197

2

风电

19.9

1500

3

3

生物质

24.3

4000

10

4

太阳能

500

1000

50

5

水电

2.78

3500

1

6

总计

984.78

261

第三章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安全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实施能源安全发展新战略,继续发挥煤电“压舱石”作用,加快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品种多元、渠道多元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清洁能源资源现状、国土空间规划和电力接入实际消纳情况,加快推进荆州热电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鼓励余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积极争取大型清洁高效煤电装机容量指标,提高本地电源支撑能力。积极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百万千瓦基地项目,积极推进集中式储能电站(单站规模不小于50兆瓦)建设,统筹配置新能源资源,有序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推动荆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煤电安全保供能力

1.有效保障煤炭供应。

2025年,荆州市煤炭消耗量914万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荆州热电二期、江陵电厂二期、华鲁恒升、仙鹤纸业等相继投产,预计新增动力煤消耗量约为700万吨(折合约500万吨标准煤),原料煤消耗量约为2300万吨(原料煤不计入能耗总量)。

围绕“北煤南运”大通道,依托浩吉铁路建成通车及荆州煤炭储配基地煤炭储配优势,加快推进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和华港能源仓储物流园项目建设,形成煤炭静态堆存能力613万吨,煤炭中转能力5800万吨/年,打造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有效保障荆州和华中地区的煤炭供给。

专栏5  主要煤炭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中转能力3000万吨/年,煤炭静态堆存能力200万吨

2

华港能源仓储物流园项目

中转能力800万吨/年、煤炭静态堆存能力108万吨

2.强化煤电保供作用

为更好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根据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需要,加快推进已纳入省规划的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江陵电厂二期扩建项目,谋划其他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等燃煤机组项目建设,有效解决2025年荆州市电力供应缺口。

专栏6 主要火电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

建设2×350兆瓦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2

江陵电厂二期扩建项目

建设2×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3

规划其他燃煤机组项目

建设2×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荆州市全域可用于光伏建设项目土地约30万亩,可建设集中式光伏规模约1500万千瓦。统筹全市开发资源,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1.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发挥新能源消纳指引作用,依据各地资源状况、电网特性、消纳能力等,依托新增灵活调节能力,配套建设光火互补、光储一体、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项目。支持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区等区域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鼓励居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安装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节能效果。加快推进被列为国家试点的荆州区、洪湖市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四五”时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

专栏7光伏发电项目

序号

地区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荆州区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8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8万千瓦

2

沙市区

农光互补项目15万千瓦

3

江陵县

农(渔)光互补项目45万千瓦

4

松滋市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30万千瓦

5

公安县

农(渔)光互补项目80万千瓦

6

石首市

农(渔)光互补项目42万千瓦

7

监利市

农(渔)光互补项目90万千瓦

8

洪湖市

建设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100万千瓦,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10万千瓦,渔光互补项目35万千瓦

2.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按照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多元利用的原则,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电厂,稳步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加快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推广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提高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水平。根据城镇发展目标、规模和日均垃圾产生量,在监利、江陵等地建设垃圾发电项目;在公安、石首、洪湖、监利等地布局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充分利用白云边酒业、监粮酒业等产生的有机废水,禽畜养殖基地产生的禽畜粪便资源建设沼气、生物质天然气项目。“十四五”时期,新增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8.3万千瓦。

3.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根据国家批复的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有序推进松滋江西观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和石首市桃花山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在抽水蓄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各类型储能方式,推动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新模式、新应用;积极探索氢能储能等试点,建成一批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结合光伏发电出力特性、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推进一批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4.巩固提升小水电积极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促进流域生态恢复。加强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电站安全高效运行。

5.审慎发展风电结合本市风力资源禀赋状况及林地、生态红线范围、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矿产资源和军事设施等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审慎发展风电项目。

6.做好核电厂址保护工作。“十四五”期间,继续做好松滋核电厂址保护。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和政策,合理确定开发时序。

专栏8 主要清洁能源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光伏项目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

2

生物质发电

装机容量8.3万千瓦

3

抽水蓄能

松滋江西观抽水蓄能电站拟建规模120万千瓦

石首市桃花山抽水蓄能电站拟建规模20万千瓦

(三)增强油气安全供应能力

1.构建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供气企业合作,增加对荆州市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在保证现有忠武线(气源主要为西一线和西二线转输气)和川气东送两大气源的基础上,做好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二线对接工作,进一步增加本市资源供应量。通过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保障荆州市天然气供应需求。

2.提升成品油供应能力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稳定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减少燃料油、石焦油等重油消费量。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推进完成荆州油库搬迁及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改线工程(年设计输油量110万吨/年),提升荆州市成品油供应保障能力。

二、加快构建能源储运网络体系

统筹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优化电力主干网架结构,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农网供电保障水平。完善市域油气管网布局,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提升管道输送和调峰能力。加强“宜荆荆恩”城市群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内外、输配一体、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全面夯实能源保障基础。

(一)实施城乡供电能力提升工程

预计2025年荆州电网电力最大缺额达到340万千瓦,需220千伏主变下网容量405万千瓦,若维持现有主变容量,则2025年整体容载比下降到1.25,亟需新增输变电工程以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同时,为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为新增新能源提供接入点,亟需新增主变容量,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1.加快推进主网建设以国家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为契机,优化主干网架结构。为满足江陵电厂二期电厂接入,以及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新增用电需求和用户接入高可靠性要求,加快推进500千伏江陵二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加快推进荆州宜昌江南220千伏电网优化工程,提升供电能力,加强荆州江南和宜昌江南电网的互联互通。加强荆州地区电源支撑,结合荆州热电二期等电厂送出工程,加快推进荆州学堂洲、洪湖沙口、沙市关沮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优化网络结构,解决局部电网卡口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并创造条件逐步解开荆州电网与周边电网的电磁环网,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能力。

2.提高城乡配网供电能力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农网供电保障水平,提升人居环境。以保障荆州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开发建设为目标,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提升地区电力保障能力、电网发展水平,构造输配协调发展、运行安全灵活、网源荷友好互动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根据各区域发展,差异化制定目标网架。“十四五”期间,结合负荷发展以及上一级电源点建设,以目标网架为导向,逐步完善110千伏及以下网架结构,提高110千伏电网链式接线比例以及10千伏电网标准接线比例,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2025年,新扩建110kV变电站31个,新增变电容量163万千瓦,市辖供电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8%110千伏容载比1.8—2.0;县级供电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110千伏容载比1.8—2.0

专栏9 主要电网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500千伏江陵二输变电工程

一期1×100万千伏安主变

2

220千伏荆州学堂洲输变电工程

一期1×24万千伏安主变

3

220千伏洪湖沙口输变电工程

一期1×18万千伏安主变

4

220千伏关沮输变电工程

一期2×24万千伏安主变

(二)实施管网输送能力提升工程

1.推进输气管道能力建设

2020年,荆州市城区天然气管道储气能力约为8万立方米。2025年,荆州市城区天然气管道小时(日)调峰储气需求量约为24万立方米,缺口为16万立方米,需新建一批新的高压管道解决小时(日)调峰储气缺口。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建设,依托主干管网,推进覆盖城区、主要园区、重点乡镇和用气大户等支线管道建设,提升管道输配和调峰能力。

抢抓国家管网川气东送二线项目建设机遇,申报宜都至松滋支线项目,加强荆州和宜昌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完成荆州纪南文旅区管道改迁工程。完善城镇天然气输配管网,加快建设仙桃至洪湖高压管道工程,新建纪南门站-锣场门站高压管道,荆州接收站至北环门站高压管道等,利用高压管道储气解决小时(日)调峰需求;有序对城市具有安全隐患的老旧燃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

2.推进输油管道能力建设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加快推进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改线工程(设计年输量110万吨/年),加强与荆门成品油管道的互联互通,提升油品保障能力。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布局、安全环保、方便服务”的原则,在兼顾城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高速、国省道和城市道路为主,县乡道为辅,统筹结合现有站点,优化布局加油站。

专栏10 主要天然气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川气东送二线松滋支线

设计管径DN200,设计压力4.0兆帕,长度42公里

2

仙桃至洪湖高压管道工程

仙桃至洪湖高压管道工程,设计管径DN300,设计压力4.0兆帕,长度80公里

3

纪南文旅区管道改迁工程

川气东送管线改迁长度13公里,忠武线改迁长度7公里,荆石线改迁长度7公里

4

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改线工程

线路长度47公里,管道直径DN250,设计压力6.4兆帕,输量为110万吨/年

(三)实施能源储备能力提升工程

1.提升煤炭储备能力推进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项目和华港能源仓储物流园项目建设,荆州煤炭静态堆存能力将达到613万吨,荆州煤炭应急储备能力达到45天以上。同时,积极融入省级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打造华中煤炭储备基地,建设面向“两湖一江”的煤炭中转、交易、配置和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

2.提升天然气储备能力统筹规划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建设储气设施,有效解决燃气设施小、散、乱”现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合资合作建设储气设施。加快荆州4万立方米LNG储备库及附属设施建设,荆州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达到15天以上。

3.提升成品油储备能力为有效解决荆州市油品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完成中石化荆州油库工程,成品油总库容8.4万立方米,荆州成品油应急储备能力达到30天以上。同步规划建设一座中石油成品油油库,打造荆州成品油储备双保险。

专栏11 主要储备设施项目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中转能力3000万吨/年,散货静态堆存能力200万吨

2

华港能源仓储物流园项目

可完成煤炭年中转800万吨、静态堆存108万吨的储运物流量

3

荆州市津江天然气有限公司4万立方米LNG储备库项目

4万立方米LNG储备库及附属设施

4

荆州油库迁建工程油库及管廊工程

成品油总库容8.4万立方米

三、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

坚持能源节约及高效利用并举,强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消费领域节能,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加强绿色通行示范试点,贯彻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组织企业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全面推行能源绿色低碳消费。

(一)推动重点领域能源低碳转型

工业领域中,进一步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拓展空间。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优化工业生产流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

交通领域中,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形成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方式相衔接的一体化交通体系。继续推进燃料清洁化,推进充电、加氢等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

建筑领域中,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强建筑节能的全过程监管,推广绿色能源及装配式建材使用;促进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浅层地热能供冷供热示范项目,打造浅层地热利用项目5—10个,浅层地热能分布式供冷供热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公共机构中,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市场化手段,开展公共机构现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公共照明、中央空调系统、食堂等领域改造,加快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建设,树立一批用能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公共机构节能典范。

居民生活消费方面,鼓励引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包括构建绿色消费制度,建设绿色社区,加大对于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等的正向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用能理念和节约的消费观。

(二)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

发挥区域优势,推行分级利用。利用江陵的区位优势、煤炭供应优势和先进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原则,打造全国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示范区,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加大煤炭洗选比重,加快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现代煤化工及煤制能源产品。

合理规划产业,做好增量布置。实施能耀新材、华鲁恒升、联仕(湖北)新材料、玖龙纸业等项目余热回收发电及煤炭清洁利用,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加快存量改造,提高用能效率。通过对荆州热电和江陵华电等电厂进行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制造,促进煤电行业节能减排;加快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沙市化工园等园区循环化改造,充分利用工业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能源站及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基本满足现有工业热用户及未来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带来的用热需求。

深挖供热潜力,扩大供热范围。在现有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荆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湖北荣成纸业有限公司、山鹰华中纸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集中供热范围内,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进度,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淘汰园区及周边区域现有企业自建小锅炉;同时加快国能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及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供热范围内居民集中供热的发展,鼓励其他集中供热热源积极发展居民集中供热,“十四五”期末,规划新增居民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

专栏12  主要煤化工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绿色新能源材料项目

建设4台煤气化炉,100万吨/年合成氨、80万吨/年饱和一元醇、70万吨/年尿素、100万吨/年醋酸

2

湖北荆州煤制气多联产项目

投资建设规模40亿立方米煤制气并联产其他煤化工产品

(三)加强绿色通行示范试点

根据《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十四五”期间电动交通工具保有量预测,到2025年,荆州市充电桩数量预计达到30000个。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逐步构建绿色通行体系。

1.切实做好规划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重点推行纯电动交通工具、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根据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数量,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兼顾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及加氢设施统筹规划、统一布局。

2.探索投资运营新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充(换)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新能源汽车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融资需求。

3.加大推广使用力度。

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率先推广运用新能源汽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新增车辆中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

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预留安装条件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

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换电站,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县城、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四、加快构建智慧能源科技体系

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推动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加快能源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发展智慧能源、数字能源,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构筑支撑能源转型变革的先发优势,全面打造能源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2025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壮大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华鲁恒升的建设进度,引导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内企业发挥生产技术和产业集群优势,重点布局新能源电池、有机新材料赛道,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设松滋临港工业园新能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松滋临港工业园内史丹利新能源材料项目、云图新能源材料项目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优势,做好产业链延伸,加大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及电池生产企业的引入力度,全力建设从资源到产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纳米粉末和复合材料产业,外地引入和本地挖潜相结合,引进相关领域内先进企业,发挥荆州化工企业的技术优势,重点开展纳米粉末和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扩展纳米粉末应用领域范围,推进纳米粉末和复合材料的产业建设。

(二)壮大能源装备产业

以荆州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为核心,拓展新能源装备制造,集群共进、补强短板,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到2025年,能源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以上

1.突显油气钻采与加工装备产业集群优势。以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长江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促进石化装备制造、智慧油服产业裂变发展,带动油气集输管材制造、油气勘探开采、石油文化等延伸产业发展,优化集成“科创+装备制造+服务+文化”产业链结构,进一步突显荆州区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和洪湖市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荆州市油气装备产业的领头羊作用,优化石油装备制造业应用软件框架体系,以数据库为系统集成核心,应用信息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制订石油装备制造业企业全面信息化基础技术标准化体系,推动实现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化与现代化。

2.大力发展光伏装备产业链。抓住“十四五”期间我市光伏装机高速发展的契机,发挥亿钧耀能长利玻璃的引领作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引入光伏基板、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面板等上下游企业,实现光伏装备产业一体化成链发展。

3.培育壮大新型储能装备产业规模。依托荆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松滋临港工业园新能源产业集群,研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在关键膜材料、电池可靠性与耐久性技术上取得突破;依托纳米粉末和复合材料产业,在新型电极材料、高性能石墨技术上取得突破。

(三)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2025年,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

1.合理布局制氢设施。利用荆州“北煤南运”中转站的区位优势,抓住荆州打造以煤制甲醇、烯烃为主的“国家级现代煤化工基地”的契机,以荆州煤制气、华鲁恒升等项目为核心,提高工业副产氢的回收利用率,通过纯化后的工业副产氢保障氢气供应,同时结合荆州市新能源项目的分布情况,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试点。

2.建设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研发基地。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设氢能源研发中心,深入开展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和产品的开发研究,为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创造条件,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材料和使用终端的本地化研发制造。

3.建设氢能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发挥荆州市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产业优势,加快布局燃料电池专用车零部件。重点关注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双极板等燃料电池领域的新材料技术,通过燃料电池产业带动相关化工材料企业转型。引导本地化工新材料相关企业布局储氢合金、纳米材料等新型储氢材料。

4.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选择城市部分主要公交线路、重点园区、物流基地试点构建氢燃料汽车运营网络,提高氢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比例,积极争取荆州市纳入武汉氢能示范城市群,构建“武汉+宜荆荆黄”氢能制造带。优化氢燃料电池使用环境,2025年,全市新建加氢站5座以上。

(四)推动智慧能源发展。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实施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能源监测、调度和管理智能化。推广新能源云应用,加快智能电网发展,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调度系统建设,扩大智能电表、智能气表等智能计量设施、智能信息系统、智能用能设施应用范围,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推进能源产业与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电网、燃气网、热力网与交通网的柔性互动和配合调控,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多种能源、储能体系协调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推进美的“灯塔”、华鲁恒升等大型企业打造智慧节能、智慧用能模式。发展新能源数字化运营系统、绿色数据中心等能源互联网和智慧用能新模式,打造主体多元化、领域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的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

五、加快构建现代能源治理体系

贯彻落实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落实电力、煤炭、油气等领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用能环境,强化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全面保障能源总体形势安全稳定。

(一)推动落实“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区域能评改革,落实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强化项目节能审查管理,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强化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节能降耗等约束性指标监督考核,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创新发展,提高低效高碳行业用能和碳排放成本,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1.贯彻落实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按照省级总体部署,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鼓励新能源、虚拟电厂、储能参与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其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作用;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推动电网企业优先执行绿色电力直接交易。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鼓励荆州市新能源发电项目申报绿证,增加绿证供应总量,满足现有出口型企业在欧盟碳关税实施之后的潜在绿证需求,增强荆州市对拟落户出口型企业的吸引力。鼓励企业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的市场化电力交易;贯彻落实转改直改革,鼓励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进行电力交易;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直接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消纳空间。

2.有效对接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电价格主要通过中长期交易形成。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运行时,燃煤发电企业可在现行机制下通过市场化方式充分传导燃料成本变化,鼓励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中合理设置上网电价与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挂钩的条款,有效实现煤、电价格传导;保障煤炭储量合理充裕,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可调度储煤能力,完善储备调节机制,适时收储投放,促进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3.践行油气体制改革。健全天然气供应保障应急机制。按照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和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健全完善与气源多元化、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相适应的精细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持续加强输配价格监管,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更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我市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加强输气管网监管,严格落实第三方公平接入。推动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完善储气设施商业化运营机制。

(三)优化用能环境提供用电用气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工商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用气安装“零投资”,实现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推动用能联动报装改革,全面落实水电气一体化申报和并联审批,推动用电报装系统接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精简用气报装材料,优化供用气合同审批流程和点火流程。持续提高办电效率,10千伏及以下用户申请用电报装,由供电企业一窗受理,实现最多跑一次。持续推进“转改直”,对发现的转供电环节违法加价行为100%查处

(四)强化能源领域安全生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能源生产安全方面法律的规定,强化电力能源项目,新建、改建及在役油气输送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运营安全监管,为能源稳定供应提供安全保障。

1.强化能源安全生产。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在能源规划、项目审批、建设运行等环节强化安全风险防控。督促电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制度,预防电网生产安全事故。推进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提高管道安全技防水平,加强管道高后果区管控,严防第三方施工风险。深入开展煤炭电力、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加强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巡检维护和安全保卫,重点确保枢纽变电站、油气管网等设施安全,强化风险普查、预报预警,提高能源基础设施抵御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加强组件和系统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有效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加强能源网络安全管控,增强态势感知、预警及协同处理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3.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完善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协调解决能源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大面积停电事件防范应对举措,加强电网分区运行能力、负荷中心电源支撑能力建设。完善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库建设,强化装备、物资配备,持续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重点监管任务:国能长源荆州热电厂热电机组扩建项目、在建和在运各类生物质、新能源发电项目、煤炭储配基地项目、纪南文旅区输气管道迁改项目、金澳科技输油管道项目、其他过境油气长输管道项目等。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全市能源发展战略、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制定的组织领导,健全全市能源管理体系,完善市、县(市、区)两级能源管理协调机制,明确相关能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落实能源企业投资、管理、运行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市场经济主体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加强统筹协调

积极加强本规划与国家、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上位能源规划的衔接;根据多规合一的原则,加强本规划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县(市、区)规划以及节能、环境、生态文明、水利、水务、文物、消防、安全等专业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各县(市、区)政府积极推进本辖区能源设施用地落实、安全运行等工作。各有关能源企业依据本规划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依照相关规定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本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政策支持

支持清洁能源推广,推动能源自主创新及能源装备研发。鼓励企业充分运用国家、省、市有关投资、金融和企业债券等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能源项目建设融资,鼓励风险投资按照风险可控原则以多种方式参与能源项目。强化新能源资源配置管理,在重要能源项目的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切实保障项目用地。

四、加强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能源规划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规划重大能源项目实施。对规划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明确落实市、县、能源企业三级目标责任制,并纳入综合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第三方评估,将规划期中评估、终期评估与督促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到2025年,清洁能源发电量约64亿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约50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约0.07万吨,氮氧化物减排量约0.14万吨,烟尘减排量约0.22万吨。引导经济社会进一步向高效率、低能耗方向转型,全面推进各行业的绿色发展。

(一)优化能源供给体系,推动能源领域减排。本规划以建设安全多元能源供给体系为重点任务,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利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到2025年,我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20年的14%提升至2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将较2020年相应减少

(二)优化能源消费体系,推动用能领域减排。本规划以建设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体系为重点任务,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效,推动能源低碳清洁利用。“十四五”期间,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进一步推进综合能源利用,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发展智能交通体系,提高交通燃料清洁化水平,积极发展光伏一体化建筑,引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推进需求侧管理。

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

坚持清洁低碳,绿色发展的原则,注重在能源生产、能源储运以及能源消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深化节能减排、深化政策支持、深化要素支撑;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过程监控,减轻环境影响。加强能源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噪声、废弃物、植被破坏的监控与影响评价。重点加强光伏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水土保持和环境修复,降低生态环境影响。实施能源生产、储运及消费全过程跟踪,通过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手段预防干预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严格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增强自主减排动力。

(二)整治恢复并举,提升社会效益。大力开展环境治理与恢复,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加速完成现役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通过改进机组设计、合理安排防护等措施,加强光伏及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修复,降低风机运行噪音和电网电磁辐射等区域性环境影响。优化油气管网布局,推进管道共建公用,减少耕地占用,及时复垦,保护自然地形地貌。降低能源生产和转化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