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十四五"规划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荆州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22 15:46

来源: 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大小:

为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划和工作要求,结合荆州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十三五”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能力稳步提升,应急管理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应急领域 “十三五” 相关规划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取得的成效

1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形成。2019年,根据《荆州市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市应急局,指导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全市8个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同步基本组建到位并启动运行,为构建“大应急”格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2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调整领导分工,由担任本级党委常委的政府领导分管应急管理工作。调整完善荆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两委三部”议事协调和指挥机构,并在市应急局设立其相应办公室统筹协调日常工作,明确应急管理部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湖泊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成立19个市级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建立安委会统筹抓总、专委会分线协调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级各部门应对灾害事故的会商研判、信息共享、联合预警、协同救援等机制。

3基层基础逐步夯实。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意见》,全市129个乡镇(街道)均按 “六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标准设立应急管理站,新增应急管理干部578人,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站长业务培训被应急管理部《决策参考》转发全国。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社会化应急队伍77支共3294人,完善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市累计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63个,其中国家级58个,省级105个。改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7个。公安县争创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湖北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单位。

4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升。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荆州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建立市、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及部门负责人每月检查安全生产并把应急工作纳入党政目标考核内容的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建设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荆州市被应急管理部认定为湖北唯一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基地,江瀚新材料公司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双控机制建设试点企业。印发《荆州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试行)》,进一步明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内容和审批程序。按时间节点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完成全市9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在化工企业全面推行“一责双卡”(即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卡、岗位应急处置措施)、“四知卡”(即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卡、岗位风险辨识卡、岗位操作规程卡、岗位应急处置卡安全管理制度,实现三、四级重大危险源和烟花爆竹企业监测预警系统全部接入,“两重点一重大”(即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化工企业安全仪表系统装备和使用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死525人,“十二五”相比下降44.27%,杜绝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建立3641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和市、县、乡三级互联的灾情信息直报系统,下发手持报灾终端 247部,累计报送灾情信息345次。“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举办集中宣传教育活动56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9.6万份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1038次,参与人数达到100余万人,有效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受灾人口887.9万人次,因灾死亡13人,紧急转移安置4.0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7.63亿元,与“十二五”相比,受灾人口下降2.8%、因灾死亡人口下降27.8%、转移安置人口下降28.8%因灾倒塌房屋下降83.1%。累计发放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3.6亿元,救助179.25万人次,重建房屋935户,修缮房屋2179户。成功应对2016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17年秋汛持续阴雨灾害、2019年持续干旱灾害和2020年超长汛期洪涝灾害。

(二)面临的挑战

我市应急管理底子薄、基础弱,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严峻,与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应急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1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我市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新问题新风险不断增加,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事故隐患突出,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十三五”期间,全市平均每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5起(含交通运输事故),事故死亡105人,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安全基础依然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精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且多为兼职;城市高风险和农村不设防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要素高度聚集,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风险与传统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事故隐患不可知、隐蔽性、突发性、耦合性更加突出。

2防灾减灾任务依然艰巨。我市位于长江中游,是全省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干流流经荆州483公里,拥有洪湖等众多的大中型河流湖泊,受极端天气影响,容易引发暴雨、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历年来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和灾害损失都比较大,防洪、排涝、抗旱任务艰巨。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风险相互交织趋势明显,灾害事故连锁效应、非线性叠加效应、放大效应进一步凸显,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难度大、任务重。

3应急综合能力亟待提高“两委三部”整体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成员单位职责有待厘清,其办公室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职责有待加强。应急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不足,救援基地、物资保障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救援装备科技含量低,专业处置水平不高,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应急物资、应急通信、紧急运输等保障不够有力,应急准备与有效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要求还有差距。科技人才支撑不足,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灾害事故监测预警能力不够精准及时。应急管理基层基础薄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管理水平不高,先期救援和处置能力不足,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有待提高。

(三)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应急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应急设施补短板工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为全市应急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随着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应急管理领导体制、指挥体系、协同机制日趋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不断加快,工作效率、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为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及内和外顺的应急管理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

3抗洪和战疫的成功实践为全民应急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历久弥坚的“抗洪精神”和抗击新冠疫情中凝聚的战疫精神,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基层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防救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了群防群治、众志成城的成功经验和社会共识,为全民应急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4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应急能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创新发展是国家进入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大举措,是应急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卫星遥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技术的深度集成应用,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的感知网络以及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的大数据支撑体系建设,为提升应急能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两个至上”(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主线,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三大板块,全面提升“八种能力”(即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管理创新发展能力、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城乡社区基层应急能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能力),全力维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谱写新时代荆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以人为本。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应急事业发展优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综合治理。健全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压实责任,强化风险源头管控、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坚持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加强综合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开展专项整治与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风险防范和工程治理相结合,切实增强灾害事故的抵御韧性。注重群防群治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治理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依法应急。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应急救援、应急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应急、依法履职、按章运行、严惩违规,确保应急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良性发展。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形成大应急格局,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以上事故有效遏制。防灾减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防治水平明显提升。应急救援更加及时高效,基层应急能力明显改善,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机构设置、职能设定、责任划分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高效,法治体系更加健全,组织领导、指挥协同、行业监管、社会动员、基层组织等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急工作效率、履职能力全面提升。

——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更加完善,双重预防的范围、深度和效果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减少较大事故发生。

——防灾减灾水平显著增强。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对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及时准确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得到提升,洪涝干旱、城市内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防治水平显著提升。

——应急救援更加高效。建成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综合救援、专业救援、航空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协同救援机制更加完善,应急救援效能显著增强。

——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应急管理手段现代化、指挥信息化、装备智能化、资源数据化和人才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并与全市经济社会、科技及信息化发展同步。

——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公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应急

社会动员更加充分高效。

“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十三五”情况

“十四五”

预期值

指标性质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50.0%

-15%

约束指标

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69.4%

-33%

约束指标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124.64%

-5%

约束指标

4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0.4

<1.4

预期指标

5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25292

<25000

预期指标

6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0.8%

<1%

预期指标

注:第1、2、3项“十三五”情况为2019年与2015年相比,“十四五”预期值为2025年与2019年相比;第4、5、6项“十三五”情况为2016年至2019年平均值,“十四五”预期值为2021年至2025年平均值。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

1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的领导,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立体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根据“多灾种、大应急”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急救援综合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完善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推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建立完善符合应急职业特点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完善职业荣誉激励、表彰奖励和疗休养制度。

2完善应急指挥体制。推动成立市县两级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鼓励乡镇(街道)相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强化应急委对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完善市县乡三级灾害事故分级响应制度,明确各级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按照“上下基本对应”原则,调整完善市县两级议事协调和指挥机构,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灭火、消防等应急指挥机制,明确灾害事故应急指挥程序,规范应急指挥流程。探索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首席专家制度。市县两级建立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并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

3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充分发挥气象、测绘等有关部门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完善应急、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农业、交通、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灾害事故监测信息的互通共享,以及会商研判、协同救援、协同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与本级消防救援机构的协调联动机制,促进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跨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区域协同。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省“宜荆荆恩”区域发展布局和我市“一带两区、一主一副、多轴多点”(即绿色发展示范带,荆州都市区和荆东城镇发展区;荆州城区市域中心和监利市域副中心;松滋、洪湖、公安、石首、江陵等5个市域经济增长极和以长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为主体的发展轴线)的市域空间布局,建立联合指挥、灾情速报、资源共享、协同救援等市际应急联动机制和市内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宜荆荆恩城市群、荆州都市区、荆东城镇发展区等区域重大风险的联防联控。加强军地协同。建立和完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军地协同机制,明确平时联络对接、急时力量申请、救援实施、协同保障工作机制,组织联合训练演练,推动军地数据共享和资源共用,提升军地联合应急救援能力。

4强化应急管理法治实施。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省制定的应急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开展应急管理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调查评估。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组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配备执法装备、服装、标志和车辆。深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明查暗访和“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执法检查,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建立完善重点行业企业“一企一监管主体”和交叉执法模式。创新执法方式,持续推行“互联网+执法”模式,用好“互联网+执法”系统。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监督调查,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应急领域违法违纪线索移交制度。严格实施执法人员凡进必考、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和定期轮训制度。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素质,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加大典型案例普法宣传,提升公众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应急管理标准化试点,支持市域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参与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有关标准。

5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应急能力与风险隐患相匹配、救援队伍特长与事故灾害类型相匹配、响应层级与事故灾害分级相匹配的原则,修订完善各地各行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建立覆盖各地、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应急预案的衔接。充分运用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应急预案备案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加强应急预案宣传培训,重点面向相关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及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宣传应急预案知识、应急处置方法,增强系统掌握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结合突发事件特点,按照规定时限、标准和要求,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加强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推进应急预案的修编和完善。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6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荆州市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编制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重大问题提请党委常委会研究机制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明确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坚持“三个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完善生产安全事故“举一反三”工作制度,加强对相关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的指导监督。健全安委会牵头抓总、专业委员会分线协调工作机制,明确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职责界限,修订完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规范,健全定期通报、督办考核等工作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并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用足用好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政策,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公告、举报奖励和教育培训等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级办法》,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奖惩措施,推动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开展事故调查,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警示和约谈制度,实行安全生产巡查制度,严肃安全生产工作问责。

7严格安全准入。把安全风险管控纳入各级区域开发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健全重大项目决策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建立“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联合审批机制,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严防已淘汰、高风险项目落地。推动制定市级危险化学品“禁限控”(即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并严格执行。加快淘汰危险化学品、矿山等生产企业落后产能,严格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

8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等领域及工业园区(功能区)重点监管企业感知数据采集点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省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高危企业感知数据和分级告警数据全部接入。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型经营场所、高危行业领域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和公告警示安全风险,实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制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及时改销和整改效果评价。建立市、县、乡、企多级联动的风险隐患数据库,明确安全风险和等级,实行差异化管控。

9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综合交通、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功能区)、危险废物、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特种设备、城镇燃气、工业(电力冶金)、校园、医院、油气长输管线、文化旅游、商贸(成品油)安全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工程。强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风险辨识评估、风险管控、风险警示报告等制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高危行业领域“三项岗位人员”(即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危险化学品。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市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完成精细化工企业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实现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自动化控制。严格落实化工新建项目100%进园区,推动在役化工企业安全设计诊断复核达到100%。强化危险化学品事故外溢风险以及运输、使用环节风险管控。

——非煤矿山。加快淘汰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以上。落实矿山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全市地下矿山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全面运用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全监管执法系统。

——消防。持续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加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三合一”场所(即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和电动汽(自行)车、民宿等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整治

——综合交通。加强全市道路、铁路、邮政和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建立综合交通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国省道、县乡道及村道中桥以上五类桥梁为重点,全面消除普通公路危桥事故隐患,加强“两客一危”(即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快推进水上巡航救助基地、船艇和水上安全监管装备设施建设,实现港口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达到100%

——城市建设。支持各地开展国家、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建设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将城市安全韧性作为城市体检评估的重要内容,对高层楼宇、地下空间、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行业信息化监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监管,强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有效遏制和防范建筑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事故发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防洪排涝功能。

——工业园区(功能区)。以荆州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长江源中药大健康产业园等为重点,健全全市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安全监管力量、优化园区内企业布局,全面普查现有工业园区安全情况,排查事故隐患,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和问题整改,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完成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管理智慧化建设,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达到100%。按“一园一策”原则,对化工园区整体或对园区内高风险功能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工贸。开展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涉氨制冷、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工贸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和租用工业厂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城镇燃气。开展城镇燃气供应、生产、配送、使用等环节和场所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争创省城镇燃气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完善天然气门站、储气站、汽车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充装站)和供应点等重点场所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制度。

——文化旅游。加强 A 级旅游景区户外探险、攀岩(飞拉达)等高危体育项目和新型游乐项目的安全监管,加强对大型主题公园、大型文化活动的安全监管以及文物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防范。加强旅游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和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整治

(三)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10加强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全面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县(市、区)、功能区为单位,加强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风险普查,加强对致灾风险、承灾体脆弱性、灾害链特征以及减灾能力、重点风险隐患的调查与评估,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防汛重点部位、险工险段以及城市内涝点、森林火灾易发区的风险隐患调查,对公安县、洪湖市、石首市3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开展1:50000风险调查,对松滋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和风险动态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专项调查。编制全市1:100000自然灾害系列综合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市、县两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编制精细化全市水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不同尺度的气象灾害危险性分布和风险评估分布图。尽快推动普查数据应用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实践。

1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相关监测资源,优化全市水文、气象、地震、地质、消防、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站(台、点)布局,加快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监测网络。强化地震智能监测、速报与预警,实行精准化智慧防震减灾服务,基本实现地震正式速报和启动应急响应小于10分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动态监测,实现受威胁3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全覆盖。加强松滋、石首、公安等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加强长江、长湖、洪湖、洈水水库等大中型河流湖泊水库的监测,强化防汛监督检查和大中型重要水利工程风险监控。加强相关行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市县两级预警发布中心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动发布工作机制,建立统一完善的风险和隐患信息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提高非常态重特大灾害和多灾种、灾害链综合预警响应能力。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公告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至老、幼、病、残等特殊人群以及通信盲区等特殊场所,提高临灾预警发布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快速精准发布能力。到2025年,实现全市特定区域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公众覆盖率达到100%

12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深入实施《湖北省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工作方案》,加强灾害风险管控和防御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各类自然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落实落地。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推进重点区域内房屋设施抗震能力的排查、鉴定、加固,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加强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度汛设施管理,完善长江荆州段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实施地面沉降防治,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或搬迁避让工程。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对国有林场、旅游景区、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输电线下等森林防火督查检查,重点推进在森林火灾易发区建设森林防火阻隔系统。

13加强自然灾害救助恢复。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适时调整救助标准。完善应急期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和程序方法,加强救助事中事后监管和物资资金监管,推进救助公平公开。健全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完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客观科学评估灾害损失,统筹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工作。开展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技术保障机制。实现灾害发生后市级在4小时、县级在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加大受灾群众心理援助。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灾后恢复重建。

(四)加强队伍基地建设,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4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发展,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配备先进适用装备,强化多灾种专业化训练演练,打造应急救援拳头力量,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进城市消防站,以及乡镇微型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响应及时的城乡消防站(队)网络,实现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

15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支区域性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防汛抗旱装备;依托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省荆州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建设一支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市县两级公安、经信、水利、住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城市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根据需要建立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025年底前,市本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100人,县、乡两级根据灾害事故特点分别建立不少于50人和20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各类工业园区和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相应建立救援队伍。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购买应急救援人员人身伤害保险,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有序运行。将全市水上搜救(含长江干线水上搜救)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16积极发展社会应急力量。树立服务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措施,为社会应急力量提升能力水平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调查摸底,掌握全市社会应急力量人员职业资格、技能资质、专长领域以及队伍装备、资金、保障等基本信息,建立社会应急力量数据库。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充分发挥荆州市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在应急抢险救援方面的带动作用,培育扶持一批与灾害事故风险特点和灾害救援能力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应急力量。加强对社会应急力量的监督管理和行业指导,引导其向专业化、属地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力量与综合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资源共享、共训共练、联合救援机制。推动将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17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按照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特有资源和应急需求,以航空应急救援任务为牵引,积极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建立平急结合的空域使用管理协调机制,实现航空救援30分钟响应起飞。统筹全市通航资源,以同城通航、楚天通航和荆州沙市机场等为依托,积极推进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救援装备,提高快速运输、综合救援能力。实施航空应急救援地面服务保障系列工程,布局建设一批航空保障基地、航空保障站和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18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区位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建设一批应急救援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华中区域水上应急救援训练(洪湖市)基地和荆州市应急救援综合基地建设。支持荆州区、石首市等建设综合性或专业性应急救援基地。依托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在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区域、临江临河临湖重点区域、自然灾害易发区域建设一批矿山、危险化学品、水域、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专业应急救援基地。支持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自建或与周边相关企业联合建设小型应急救援基地。采取企业自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专业应急救援基地规范化建设,基本建成全域覆盖、支撑有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五)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提升应急管理创新发展能力

19强化人才队伍培训培养。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将应急管理纳入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必修内容,依托各级党校开设面向地方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培训课程。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托长江大学或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应急指挥、应急救援、应急宣传、安全生产执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县级以上、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每人每年分别不少于80学时、60学时,力争2025年底前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和规范特种作业实操考点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全部特种作业类别的实操考点网络。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健全高危行业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专家的支撑作用,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20加强科技手段应用。以荆州智慧城市建设、“数字荆州”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推进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领域的深度应用与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省应急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强化全域感知数据采集及接入,逐步完善全市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应急指挥救援、决策分析辅助、政务管理等业务应用体系,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大应急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应急通信、抗洪抢险、航空救援、生命救援、应急服务等重点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实施“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利用新技术升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21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加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装备建设,将应急装备购置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按需配备新型应急指挥通信技术装备、智能无人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跨区域救援特种装备、专用工程抢险救援技术装备、自然灾害特种救援装备、森林灭火技术装备、矿山抢险救援技术装备等,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效能。推动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按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为市县乡应急管理执法队伍配备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信息化执法装备,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加大省级应急装备与服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力度。

22支持应急产业发展。支持松滋市、荆州区等地建设应急产业园,争创国家或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将应急管理支撑服务、应急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纳入各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支持应急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服务机构从业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支持应急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广交流活动。发挥投融资作用,探索设立应急产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应急产业发展。

(六)加强物资储备管理,提升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

23强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应急物资分级采购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常态化采购流程、标准和条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制度。根据省应急物资目录、应急物资储备标准,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重点加强生活保障类、抢险救援类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部门实物储备、社会资源计划储备和生产企业能力储备相结合的梯级储备管理制度。结合当地灾害事故特点,按照满足本行政区域级救助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明确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和结构。适当提高协议储备比例,做好产能储备跟踪管理。强化应急物资专项资金保障,将应急物资保障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应用全省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应急物资管理及调配的数字化水平。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根据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装备物资动员征用机制,规范应急物资捐赠使用管理。

24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对全市应急仓库进行全面摸底清查,掌握应急系统直属库、行业部门所属库、企业库和可征用的社会仓库等的数量、规模、容量、功能以及能力情况。按照省仓储设施建设标准和集约建设原则,结合灾害事故特点和应急救援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储备库资源,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构建“市级中心库+县级库+区域前置库”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体系。依托荆州市应急救援综合基地,加快建设荆州市应急物资储备库。支持各县(市、区)、功能区新建(改扩建)综合性或专业性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交通不便、灾害风险高的乡镇(街道)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

25加强应急物资运输保障。加强区域物资统筹调配,建立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和车辆征用机制。以建设两湖平原物流中心为契机,积极对接交通强国荆州实施方案,在冷链物流、专业市场物流、产业集群物流、乡村物流、物流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应急物流功能,统筹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等运输资源和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应急物资运输效能。推动应急物资运输可视平台建设。加强交通应急抢通能力建设。建立紧急运输绿色通道,保障应急物资及救援人员运输车辆、应急通信保障车辆优先通行。

(七)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基层应急能力

26加强基层应急治理。深入开展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在乡镇(街道)“六有”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以“一个应急管理机构、一支救援队伍、一个物资储备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推进村(社区)开展以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救援队伍、有应急广播、有信息员、有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标准化建设。将应急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充实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力量,建立以应急干部为主,灾害信息员、协管员、保安、志愿者等力量为辅的应急综合治理队伍,强化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和装备保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完善村(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急功能。加强综合减灾示范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创建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自然灾害防治责任。

27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城乡布局、区域特点和灾害特征,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在荆州市城区新建或改扩建一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鼓励县(市、区)、功能区根据有关标准各建设一处城乡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一体化建设,完善供水、供电、排水、广播、消防、卫生防疫等生活服务和应急设施。

(八)加强应急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能力

28强化应急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全面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完善农村安全宣传“四有”(即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措施)工作机制,将安全宣传纳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在农村公共场所、乡村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打卡地”等人群聚集地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橱窗,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安全教育科普站(室、所、点)。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广播平台,实现全市应急广播终端行政村全覆盖,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普及家庭安全常识。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把安全知识纳入平安校园创建,推动全市中小学生地震科普普及率达90%以上。采取企业市场化自建、政企共建的方式,在荆州市城区建设一处大型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场馆),鼓励各县(市、区)建设专业性、市场化运行的安全教育体验场馆。

29强化社会力量动员。利用国家、省社会应急力量服务平台,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对接管理,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现场救援、专业保障、物资保障、应急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援助等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机制。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安责险服务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处置功能,在全市高危行业领域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30强化舆论引导。加强应急舆情监测、研判和引导,健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规范灾害现场信息处置、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流程。建立应急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主动、准确地向社会通报相关信息。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新媒体应用,强化信息发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牢牢把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四、重点工程

(一)国家华中区域水上应急救援训练(洪湖市)基地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一部分,主要建设防汛业务管理和训练指挥综合楼、防汛装备器材仓库和维修厂房、水位调节站、水上应急救援站场和综合训练场、业务管理和训练演练信息化平台与系统、业务工作和训练等保障设施。项目建成后具备水上应急救援指挥、水上应急救援综合训练、水上应急救援装备储存维修、水位调节管理等功能。项目选址洪湖市新滩镇,规划陆上用地约90亩,由荆州市新滩口水利工程管理处船闸原生活区和新滩口110kV变电站紧邻船闸原生活区部分空地组成;水域面积约347亩,主要由新滩口船闸至泵站出口水域和船闸上游部分水域构成。

(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建设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实现指挥调度、值班值守、协同会商、信息发布、移动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功能。主要建设内容为:综合应急指挥场所,包括综合指挥室、专业指挥室、值班室、办公室、档案资料室、机要保密室、值守人员起居室、微机机房、野外指挥作业备勤库房等工作场所和相应工作设备;指挥平台及设备,包括通讯指挥、交通指挥工具,数据采集、存储、处置设备,信息化视频终端、后台设备、传输、显示与操作平台设施设备等。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与水利、气象、环境、消防、交通、交管、城建、工信、卫健、教育、文旅、海事等行业部门和机构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三)“智慧应急”建设工程

坚持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强化实战导向和“智慧应急”牵引,按照规划引领、集约发展、统筹建设、扁平应用的原则,全面提升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市级应急管理数据共享服务节点,充分利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统建应用系统,开展感知网络联网和应用系统对接集成。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进监管和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应急管理系统与相关行业部门之间在灾害事故情报、态势分析研判、应急力量分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现场视频图像、网络舆情监测、灾害周边交通、人口分布情况和历史典型案例等方面的数据互通、数据共享和数据展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应急处置等重点领域的感知网络,卫星和宽窄融合、公专互补、固移结合的应急通信网络,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等多业务综合应用平台,基本形成全面感知、精准监管、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的“智慧应急”新模式,实现“一图观全域、一键统全局”。

(四)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荆州市应急救援综合基地。该项目按照省级应急救援区域分中心能力设计,项目计划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常用应急物资储备库、生活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大型装备库及直升机库,以及检修车间、队伍生活用房,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专业应急救援基地。支持建设应急救援水上基地,完善码头设施,建设岸基仓库、营房和训练基地,配备水上综合应急救援船、工程抢险应急救援船。支持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建设一批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矿山等应急救援基地、训练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支持高危行业企业建设小型应急救援基地。推动城郊、农村建设区域性应急救援站点。应急物资储备库。支持洪湖市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四库一馆二中心”,即应急物资储备库、防汛物资储备库、救灾物资储备库、防疫物资储备库、安全综合体验馆、应急指挥中心、避难中心。支持沙市区、公安县、松滋市、监利市、石首市、江陵县等县(市、区)新建或者改扩建县级物资储备库,实现应急资源调度、应急物资储备、装备保障等。推动在交通不便、灾害风险高的乡镇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推动建设长江水上油污应急设备库,提升船舶防污和溢油应急处置能力。

(五)航空应急救援地面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荆州市应急救援航空保障基地。依托荆州沙市机场,建设荆州市航空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主要建设内容为直升机库房、维护保养车间、机组成员生活用房和设施、直升机和无人机指挥调度工作用房、航空救援物资和机载设备库房、停机坪和物资装备摆放场地,实现直升机存放、维护、保养,以及机组成员生活保障,直升机和无人机指挥调度,航空救援物资和机载设备存储等功能。应急救援航空保障站。推进在高速公路荆州东服务区、荆州市应急救援综合基地、石首市国家级应急演练救援基地和洪湖水上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地面保障基地或航空保障站,配套建设机库和小型应急物资仓库。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在自然灾害频发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应急救援基地、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地,以及城市商圈、大型综合体、人口稠密区、交通要道沿线、重要交通枢纽或节点、大型物流园区、化工园区、港口、学校、医院、重点企业、3A级旅游景区等建设或划设一批符合安全标准的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实现县(市、区)、功能区起降点全覆盖。

(六)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重点隐患治理系列工程

地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优先加固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以抗滑桩、排水、挡土墙、削坡整形、格构护坡、防护网等治理措施为主要内容,加强黄山头镇国家森林公园、松滋市卸甲坪乡、刘家场镇等地质灾害治理。洪涝干旱综合治理推进长江干支流防洪综合治理和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堤防、分蓄洪区、湖泊、水库、涵闸、泵站等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能力建设,提高“防大汛、排大涝、抗大旱”能力。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加强松滋、石首、公安等地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应急物资储备,建设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以及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和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完善扑救体系,推进森林防灭火应急道路和防火阻隔系统建设。

(七)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工程

推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扩大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重点建设五种新型能力:一是实时监测能力。推动设备、系统上云平台,实现企业生产全方位实时监测。二是快速感知能力。应用智能传感、测量仪器、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全要素的信息采集。三是系统评估能力。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评估模型和工具集,实现对安全生产的系统评估以及对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考核评估。四是超前预警能力。建设风险、失效特征库,应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预判、智能超前预警。五是联动处置能力。建设和运用应急演练、处置预案库,提升应急处置科学性、精准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八)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程

在荆州市城区建设一处大型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场馆),完善场馆教育设施和功能,积极开展应急避险、消防安全、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推动在各县(市、区)、功能区、乡镇(街道)建成一批面向社会公众的综合性或专业性(消防、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洪涝灾害等)应急科普场馆。鼓励各县级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专业性、市场化运作的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加快建设湖北洈水应急管理教育实践综合体。

(九)国家级应急演练救援基地

在石首市建设国家级应急演练救援基地规划处园区,形成完备的应急救援体系,两处园区分别为: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区和应急救援保障管理区。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区,建成后用作防洪实地演练用地。应急救援保障管理区规划为满足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指挥、理论教学、生活保障、科普教育、基础训练要求的综合性保障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地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晰责任,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规划各项任务的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健全规划实施跨地区、跨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密切工作联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重大举措有效落地,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要素保障要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深入研究当前面临的瓶颈和问题,加强投资、金融、财政、土地、环保等政策支持,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积极扩大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经费保障,确保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落地见效。

(三)强化考核评估将安全生产、消防工作、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等纳入对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考核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市应急局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公布进展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